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村企共建 联村共富 收益共享

——江西九江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2025-04-24 16:48:38 来源:《江西日报》 -标准+

“今天向大家推荐村民自制的腊肉,晾晒风干3个月,肉质细致、咸鲜可口……”近日,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镇坑背村党支部书记柯善贵化身“乡村推介官”,在网络直播间热情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该村助农直播间设立短短5个月就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60余万元,带动170余户村民增收。

为破解群众就近就业难、增收难问题,让更多群众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近年来,九江市突出党建引领,通过联村发展、村企合作、收益共享等方式,大力发展强村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联村发展建平台

“把强村富民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目标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德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曾亮介绍,该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24—2027年)》实施以来,8个乡镇建立起联村带富平台,30个村联村抱团,1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带动9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

党建引领是发展强村富民产业的根本保证。九江市坚持党委领导,推动13个县(市、区)党委牵头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聚焦组织建设、联村发展、富农益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同步指导乡村两级党组织完善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走进庐山市温泉镇东林古镇,街口摊位整齐划一,各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在游客必经之路设立一批带富摊位提供给周边村民,既帮助他们增收,也解决了以往占道经营问题,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摊位由镇‘强村公司’统一管理,游客购买农产品更加放心。”温泉镇党委书记陈维光介绍。

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核心目标。九江市推动193家“强村公司”(联村发展实体)转型升级,聚焦各地现有产业,因地制宜搭建联村带富平台,有效带动1.3万余名农村低收入群体、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

村企合作强产业

“企业统一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统一回收淘汰鹌鹑,为我们降低了风险、减轻了压力。”修水县山口镇鹌鹑养殖户罗敏深有感触。近年来,山口镇大力发展鹌鹑养殖产业,目前鹌鹑存栏量达700万羽,带领200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产业的培育壮大,离不开企业参与。九江市围绕“山区两茶加药材、环湖沿江稻虾蟹、城郊果蔬与苗木、两圈两带休闲游”产业布局,通过“县委引入龙头企业,乡镇党委协调项目落地,村集体协作、村民参与获取收益”方式,先后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入驻,有效助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针对企业与农户直接沟通难、农户与市场直接联系难的问题,九江市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强村公司’(联村发展实体)+农户”工作模式,由“强村公司”统筹、村集体合作社具体落实,全面负责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日常对接、沟通协调、收益分配,既减少企业沟通成本,又增强农户信任度,推动企业带富效应倍增。

坚持群众利益优先,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九江市明确村企合作项目由乡镇党委主导、“强村公司”负责兜底运营,个体不得投资参股,杜绝把运营亏损等风险转嫁给群众,推进“一公司一党支部”建设,吸纳党员致富能手加入并建立“1+N”结对帮带工作机制,有效帮助群众提升技能水平、适应企业需求。

收益共享惠民生

“2024年公司纯收益198万元,各村分红8万元,预留羽绒服加工带富车间建设运行经费60万元,保障颐养之家运行经费24万元、寒暑期儿童托育经费6万元……”近日,在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强村公司”董事会上,职业经理人王华荣汇报收益分配情况。该乡“强村公司”运行3年以来,累计投入57万元兜底保障“一老一幼”,帮助380名农村老人解决用餐问题、530名儿童解决暑期托管问题。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九江市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共享机制,推动“强村公司”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拿出部分收益保障“一老一幼”,让他们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177个、暑期托管场所359个。

“去年村民在医院诊疗花费5万元,均由村集体代付,25名村民享受大病医疗保障,村集体兜底支出30万元……”柴桑区涌泉乡黄洞村党总支书记刘章顺说,随着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逐年增加,该村在兜底保障“一老一幼”基础上,把村民医疗纳入集体经济收益保障范畴,切实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九江市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高、效益好、基础牢的村把收益更多用于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事业保障上,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就业创业的底气更足。

(2025年4月24日《江西日报》九组轩 记者 卢瑛琦)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