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同居时拿50万元购房,分手后要回20万元

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判决

2025-04-17 15:56:13 来源:《现代快报》 -标准+

年轻情侣同居生活,共同出资购置了一套房屋登记在女方一人名下,后二人因性格不合分手,男子请求对自己出资50万元参与购买的房屋进行分割。近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同居析产纠纷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依据出资比例、综合考量同居共同生活情况等因素,判决房屋归女方所有,酌定返还男方20万元。

2023年2月,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伟与小茜(均系化名)相识,同年5月确立恋爱关系。因为同在市区上班,为了便利工作生活,两人决定共同租住一套房屋,并于同年6月开始同居生活。其间,两人的收入仍然归各自所有,但也存在许多共同的日常生活开销。每逢重要节假日,小伟亦会购买名牌服装、黄金饰品等大额礼物送给小茜,表达爱意。

2024年春节期间,小伟表示想要购买一套新房,一来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二来以后结婚可以用作新房。对此,小茜表示两人仍然年轻,不必着急结婚。

2024年10月,小茜看中了某小区的一套房产,首付需要80万元,余下120万元打算贷款。小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小茜转账50万元,表示可以将此款用于购买房屋。后小茜将该50万元用于购买案涉房屋,但房屋登记证书仅有小茜一人。

同居期间,小茜曾两次意外怀孕,但因为两人尚未结婚,小茜选择了终止妊娠。

2025年1月,小茜与小伟因性格不和决定分手。后二人因案涉房屋分割问题未达成共识,小伟将小茜诉至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法庭上,小伟主张其向小茜转账50万元用于购买案涉房屋,应当享有相应份额。小茜则辩称其购买房屋时并未要求小伟共同出资,故以个人名义购买,且该房屋仅登记其一人,故该房屋与小伟无关;至于小伟转账的50万元,因为两人同居期间,其用于日常消费的金额比小伟多,且自己两次终止妊娠,身体受到了较大伤害,故该50万元系补偿其人身和精神损害的费用。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房屋购买于小伟与小茜同居生活期间,虽然小茜主张其以个人名义购买,但是小伟向小茜转账了50万元,且该50万元亦被小茜用于房屋首付,故该房屋应当被认定为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因两人对该房屋的权属发生争议,故法院以两人的实际出资比例为基础,并综合考虑两人同居共同生活情况,尤其是小茜曾两次终止妊娠、客观上身体受到一定伤害等情况,判决该房屋归属小茜所有,酌定小茜返还小伟20万元。

小伟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了原判。

法官说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第四条规定了同居析产纠纷的裁判规则,即有约定按照约定,无约定遵循个人所得个人所有的路径,而对于无法区分的共同财产,应当考量出资比例、财产贡献大小、同居生活情况以及有无孕育子女等因素综合认定。实践中,关于同居生活状况主要考量同居生活的时间长短、双方对同居生活的付出以及同居期间一方是否存在重大过错等情况。通常而言,双方同居生活的时间越长,彼此之间的经济往来越多,经济依赖程度越深,对共同财产的影响越大。而双方对同居生活的付出,不仅仅包括经济付出,还包括情感投入,尤其是一方为同居生活负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如抚育子女、照料老人或协助工作等,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当予以考量,尤其因关系破裂而终止妊娠对女方生理和心理上会有显著不利影响。此外,同居关系虽然与婚姻关系不同,但其具有的人身属性类似于夫妻之间的忠实属性,同居双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公序良俗原则,即将是否具有同居重大过错纳入同居共同财产分割的考量因素。

本案中,小伟与小茜以恋人身份共同生活,同居生活期间情感联系较为紧密、经济往来较为频繁,并共同出资购置了房屋。因此,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当综合考量二人的共同生活情况、有无孕育子女等因素,依据公平原则和保护妇女儿童利益原则进行判决。

(2025年4月16日《现代快报》通讯员 吴振宇 古林 记者 严君臣)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