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疆:小院议事 画出基层治理同心圆

2025-04-11 15:02:37 来源:《新疆日报》 -标准+

4月5日,在新疆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奥依塔克村的“四说小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正在进行。

村民围坐小院,围绕集体土地分红方案热烈讨论,村干部、党员、乡贤代表化身“说事员”,在政策解读与民意收集间架起桥梁。这个洋溢着烟火气的小院落,是阿克陶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走进奥依塔克村,青瓦白墙上“四说小院”几个字格外醒目。四说即:群众说事、干部答题、乡贤说理、大家评事。去年以来,阿克陶县以村民小组和网格为单元,建成118个标准化“四说小院”,每个小院覆盖30至50户村民,配备议事桌椅、政策宣传栏、矛盾调解记录簿,成为群众说事议事的基层治理微阵地。

当天的议事会上,奥依塔克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托合提·热依木,通报了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益情况和初步拟定的分红方案。党员代表吾布力艾山·克力木举手说:“有5户患病的村民家经济困难,能不能适当提高他们的分红比例,增加收入减轻生活负担。”经过在场的30余名党员、乡贤、村民代表讨论,大家同意吾布力艾山的意见。通过会议,形成一份完善的分红方案。

在阿克陶县,这样的场景在“四说小院”已成为常态。

去年以来,为确保“四说小院”高效运转,阿克陶县构建“县委统筹、乡镇主导、村级落实”三级体系,整合村内工作力量、党员中心户、法治示范户等资源,组建由村干部、驻村辅警、返乡创业人才等组成的“四说小院”工作队。每周固定1天为“四说小院”议事日,群众可现场反映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村委会按“绿、黄、红”三色分类处置——“绿色”简单问题当场协商解决,“黄色”复杂问题限时5日内办结,“红色”疑难问题提交乡镇综治中心联合研判,形成“收集—分流—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

在巴仁乡古勒巴格村“四说小院”,墙上挂着的一本“积分存折”引人关注。村民参与小院议事、矛盾调解、公益服务可累积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申请惠民项目。“去年我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攒了80个积分,换了一袋化肥呢!”村民吐尔逊·艾买提笑着说。

这一“信用+治理”模式让群众从“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全县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比例提升至82%。

“四说小院”不仅是矛盾化解地,更是政策“扩音器”。针对群众法治需求,阿克陶县每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小院上法治课,围绕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热点问题以案释法;组建由老党员、退休干部组成的“乡贤说理团”,讲解惠民政策、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以来,该县“四说小院”累计开展政策宣讲3200余场,化解家庭纠纷460余起,解决历史积案120余件,回应群众诉求320余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

在该县玉麦镇玉麦村,“四说小院”延伸出助农新场景。村委会利用小院议事收集到“桑葚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遂牵头成立农产品合作社,去年通过在小院内直播带货、对接商超等方式,村委会帮助村民户均增收1000元。如今,阿克陶县正将“四说小院”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小院里举办养殖技术培训、开设电商技能课堂,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50余名,催生特色种植、手工编织等小院经济项目28个。

“小院虽小,却连通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阿克陶县基层群众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威表示,通过“四说小院”与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相结合,全县建成覆盖县乡村的智慧治理平台,实时汇总小院收集的社情民意,精准推送矛盾预警、民生服务等信息。2025年一季度,依托小院预警机制,该县提前介入化解涉土地、民生等潜在风险67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院、苗头化基层、矛盾不上交”。

从小院议事的“微协商”到全域治理的“大格局”,阿克陶县的118个“四说小院”,正成为基层善治、凝聚民心的“金钥匙”。这些浸润着泥土气息的小平台,描绘出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善治新图景。

(2025年4月11日《新疆日报》张蕾 徐小刚)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