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爱心饺子宴 涵养和谐风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庙沟村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5-04-10 15:45:19 来源:《河北法治报》 -标准+

4月6日,农历三月初九,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庙沟村每月一次的“爱心饺子宴”如约开席,600余名本地村民、外来义工、周边村里的老人齐聚一堂,共享饺子宴、共话邻里情、传播文明风。自2023年庙沟村启动“爱心饺子宴”以来,这场“舌尖上的温暖”已持续举办19次,成为村里凝聚人心、涵养文明的“连心桥”。近两年来,庙沟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农历每月初九开展“爱心饺子宴”活动为小切口,把培育文明乡风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小平台释放大情怀

当天一大早,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就忙碌起来,洗菜、切菜、拌馅、擀皮、包饺子……动作利落,笑语不断。灶台旁,大锅水汽蒸腾;舞台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村里巾帼文艺演出队与慕名而来的西官营村“柿子红了”演出队、县城的文艺演出团队联袂登台,舞蹈、歌曲、快板、小品轮番上演。镇“蒲公英”宣讲队用通俗易懂的家乡话,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危害与防范措施,叮嘱老人们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帮助老人们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陌生电话莫轻信,个人信息要捂紧”,台下老人们听着频频点头……

11时30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老人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脸上笑意盈盈、心中幸福满满。“每月初九就盼这口饺子!村里惦记着我们,日子越过越暖心。”83岁的石全福大爷感慨道。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村干部和志愿者化身“送餐员”,将饺子挨家挨户送到家中。独居的肖大爷接过餐盒,眼眶泛红:“一口饺子一份情,咱心里热乎!”

饺香四溢,情暖民心。这一场“爱心饺子宴”,把党的好声音、孝老的好传统、社会的正能量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小平台释放出大情怀!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庙沟村坐落在凤山镇西北一条长约9公里的山沟里,全村有8个居民组、386户、973口人,有耕地2400多亩且多为山坡“靠天收”。抚今追昔,谁能想到几年前庙沟村还是“土地瘠薄、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心不齐、环境脏乱”的落后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艳龙回忆,过去邻里常因琐事生嫌隙,“见面扭头就走”。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新班子成员下定决心破困局谋振兴:拓宽道路、清运垃圾、改造电网、发展产业……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但如何凝聚人心仍是不小的难题。

群雁高飞看头雁,转机始于一场“饺子宴”。2023年冬,村党支部、村委会首次邀请60岁以上老人共聚吃饺子。热乎的饭菜一上桌,多年不说话的邻居搭了腔,积怨悄然化解、冰释前嫌。“远亲不如近邻,咱得把人心拢起来!”范艳龙说,村“两委”顺势将每月农历初九定为“爱心饺子宴”日,食材由村民和外出能人捐赠,如今已经持续举办19场“爱心饺子宴”,活动累计服务4500余人次。通过“爱心饺子宴”这一小切口,村里成功化解邻里之间树荫遮地、柴草垛占地、地界不清、脏水排出等矛盾隐患50余起,老百姓心气顺了,谋发展图致富的劲头足了。

小饺子包出大文章

如今,庙沟村的“爱心饺子宴”不仅是聚餐,更成为议事的平台。村民边吃边聊,分享喜忧、共谋发展。村“两委”现场当“和事佬”,矛盾摊开说,心结当面解。

村风文明,发展提速。2022年,庙沟村投资百万元拓宽道路8公里,并清运垃圾、拆除危房、疏通河道、修建广场;2023年,完成高压线改造、巷道铺设、2000多亩绿化项目;去年,新打机井14眼、安装变压器、修建4公里防火通道、完成10公里护村护地坝建设;今年,120亩特色农业项目落地,手工编织业引进计划提上日程,孝老敬亲模范评选引发热议……

枝叶总关情,饺子暖民心。“小饺子包出大文章!”凤山镇党委书记白金辉表示,“庙沟村以‘一村一月一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党群、干群关系更紧密,民风向善向好,当越来越多的社会正能量得到弘扬,美丽乡村的愿景终将会实现!”下一步,庙沟村将深化“饺子宴+”模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别样的方式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2025年4月10日《河北法治报》王絮冬 刘海波 赵海军)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