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电商为笔,江西全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4-09 15:22:00 来源:《国际商报》 -标准+

春日的江西省全南县,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走进金龙镇水口村的富硒大米种植基地,村干部正通过手机直播向网友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富硒大米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现在下单还有优惠……”这一幕,正是全南县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全南县抢抓“互联网+”机遇,通过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物流“毛细血管”、培育新农人群体,让藏在深山的土特产“触网上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建筑基:织密电商服务网络

全南县的电商发展离不开一套覆盖城乡的“硬核”基础设施。在全南县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心,14个独立直播间宛如创意舞台,签约主播们各显神通,助力特色产品畅销全国。这座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电商基地,集产品展示、直播带货、仓储物流于一体,自2022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帮助当地月亮粑、黄精茶、蜂蜜等30余种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

物流体系的完善为农村电商按下“加速键”。在县级快递集配中心,韵达、申通、中通等6家快递企业的分拣线高速运转,每天处理近3万件包裹。通过整合资源,全南县共建成52个镇村物流网点,实现快递“县城到乡镇当日达、到建制村次日达、偏远村隔日达”。2024年12月,仅村级服务站就配送快递2.9万余件,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服务。

得益于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南县在切实打通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畅通了农产品上行路。全南县通达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思敏算了一笔账:过去农户寄件需往返县城,如今成本降低20%,脐橙、香菇等生鲜产品得以更快“鲜达”消费者手中。全南县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心负责人黄礼仁表示,通过智能化分拣系统和冷链物流升级,农产品损耗率降低10%,发货效率提升15%。

人才驱动:培育乡村新农人

电商的蓬勃发展激活了全南人的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电商园,90后设计师李成旒负责指导农户设计农产品包装。“我们为6类农产品制定了网货标准,帮助1家企业完成商标注册,还设计了区域公共品牌‘全南好礼’的整套视觉系统。”他展示着新开发的打包胶带和开果神器,这些细节设计让产品附加值提升了10%。像他这样的电商服务团队,全县已孵化10余个,带动200多名青年投身电商产业链。

培训赋能则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依托全南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和“虔新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志愿服务主阵地,全南县推出特色品牌“文明实践+电商”模式,定期开设电商直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讲授短视频制作、流量运营等实用技能,全面推动电商助农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全南县共完成342人次的电商培训,学员中既有农户,也有退伍军人。

城厢镇葡萄种植大户月满秀参加培训后,将自家的富硒葡萄种植过程拍成短视频,粉丝量突破10万,月销售额达3万元。“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她感慨道。据统计,目前全南县电商从业者超2000人,2024年网络零售额突破5.3亿元。

产业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全南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在赣南脐橙主产区,果农们架起手机直播采摘过程,消费者可实时认养果树、定制包装,推动“以销定产”模式的普及。2024年脐橙季,全南县组织开展“我是赣州最火主播 我为赣南脐橙带货”网络直播大赛,邀请“华农兄弟”等头部网红直播带货,帮助果农销售脐橙10万余公斤,带动2000余人增收,当地通过平台销售的脐橙占总产量的50%,价格同比上涨7%。同时,全南县还建立单品类网货标准,完善冷链仓储,打造了月亮粑、蜜饯、富硒大米等精品网货品牌,2024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700万元。

政策护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南县获得项目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对电商企业给予物流补贴、品牌推广、创业孵化等支持。2024年,全南县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心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经验做法入选商务部“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集。今年,全南县深化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转变和创新工作思路,推动跨境电商与本地产业联动,力争2025年电商交易额突破5.5亿元。

从崎岖山路到“数字坦途”,全南县以电商为笔,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如今,手机屏幕连着千家万户,快递网络贯通千山万水,昔日的偏远山区正借助“电商快车”驶向共同富裕的广阔天地。正如水口村村民黄建明所说:“现在我们的好货能卖出好价,日子就像这富硒大米,越来越香甜!”

(2025年4月9日《国际商报》记者 白舒婕  杨霖霖 陈海明)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