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轻人婚宴时用转红包、抛撒红包、对歌抢红包、对诗抢红包、喊祝福语抢红包等游戏形式活跃现场气氛。笔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初社交平台上就出现了婚礼现场撒红包的帖子,到当年下旬,已经有摇一摇抢红包的帖子。多数帖子中的红包是10元~30元的现金或数字小红包,有部分视频点赞量达数万,有人在评论里咨询红包游戏具体如何进行。在购物平台,一微信大屏互动抽奖软件已售超3万,许多网友留言给予好评:“现场超嗨,朋友夸形式新颖”“婚礼当天安排了一波屏幕抽奖和红包雨”……
当年轻人刷到婚礼红包游戏后,或会跟风模仿。“我常在小红书等平台刷他人的结婚视频,在婚礼上玩红包游戏、撒红包不是新鲜事,一搜就能看到无数帖子,我朋友婚礼上也玩了游戏,不过她是转娃娃。”河南某市“00”后小云(化名)表示,在司仪推荐下,她在婚宴上用转红包来活跃现场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日前各地通报了多起披着人情“外衣”收送礼品礼金等典型案例。正常的人际交往无可厚非,然而一些行贿人以“朋友交往”为名,对领导干部行“围猎”之实。不少人起初没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是企图与对方先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以便将来请托对方为自己谋利。
当然,相信年轻人在婚宴上通过玩游戏的形式给宾客送红包,只是为了活跃现场氛围,没别的心思。而且在婚宴上送宾客小额红包若是出于礼尚往来,且没有想让对方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通常不被视为违法行为。但也应看到,往年各地因违规收送红包致使违纪违法的案例不在少数,类比党员领导干部在微信群点抢服务对象红包的案例来看,如赠送人身份、请托行为等方面构成了违纪要素,收抢多个小额红包可能存在廉政风险。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节俭办好结婚这件人生大事。
如果结婚者出于炫耀攀比等心理,在婚宴安排多个红包游戏环节,或是加大红包数量和金额,不仅增加了结婚双方的家庭负担,还可能违反当地移风易俗的相关要求;送宾客的红包如果总额过大且触碰纪律红线,可能会违纪违法。建议年轻人在婚宴上玩红包游戏时,首先考虑家庭现状,准备合适金额的红包及数量。其次,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或儿女结婚前报备时,可说明婚宴具体环节设置,避免因小事违纪。最后,在参加婚宴时,若担心导致廉政风险,可不参与互动游戏。
(2025年4月3日《法制文萃报》张奕辰)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