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判后回访帮教,真情护“未”成长

——河南省新蔡县人民法院护航迷途少年回归路

2025-03-31 16:51:28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日,河南省新蔡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对被告人作出缓刑判决后,该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向被告人小张(化名)所在学校发出《帮扶教育函》,并与家庭、学校联动共同制定“成长护航方案”,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回归社会正途。

2024年5月3日,未成年人小张与杨某、马某采取拳打脚踢、巴掌扇脸等暴力手段向受害人赵某索要500元钱。赵某未带现金,之后小张等人将微信收款码发给受害人赵某,并威胁其于当天下午将钱转入。经鉴定,受害人赵某构成轻微伤。

新蔡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小张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强行劫取财物,构成抢劫罪。但因小张不满十六周岁且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遂依法对小张减轻刑罚,并宣告缓刑。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作为案件承办人的赵炎炎法官详细了解小张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犯罪原因。小张自幼与爷爷、奶奶生活,初中辍学后开始结识社会不良青年,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对其沟通陪伴较少,学校、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最终导致他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为了帮助小张重新融入社会,赵炎炎法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综合案情制定出“法院+学校+家庭”的协同帮扶机制,与学校老师、小张家长一起帮助小张健康成长、重归学业。

2025年3月20日,赵炎炎法官向小张所在学校发出帮扶教育函,建议学校从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关怀等方面给予小张帮助,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感谢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关心与帮助。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的摇篮。”该校负责人接收到函件后表示,将尽全力帮助学生重新融入集体,健康成长。

随后,赵炎炎法官还向被告人小张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其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定期与孩子谈心、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孩子情况,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法院给了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学校和家人也没有放弃我,我会努力学习,重新做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小张自己也主动认错,为自己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表示自责和歉意。

“未成年人犯罪背后往往藏着家庭失管、学校失教的‘暗礁’。发出帮扶教育函不是终点,而是司法保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与学校、家庭的合作,形成‘法院+学校+家庭’的多维度立体化保护机制,为迷途孩子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赵炎炎法官表示。(马宁丽)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