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司法+教育”协同发力 “前法护蕾”跨域“未”你而来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与旗教育局携手共建法治校园

2025-03-20 16:40:51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为紧扣全市法院“1226”工作部署,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与乌拉特前旗教育局携手联动,开展院校共建活动,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协同联动、融合发力,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落到实处。

3月18日,在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与乌拉特前旗教育局共同举办的签约仪式上,双方正式签署了《法治校园共建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打造“前法护蕾”未成年人审判品牌,构建司法与教育协同保护体系,通过司法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杨根虎,旗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强、旗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芳、旗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吉仁浩雅尔、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霍淑珍出席活动,旗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荣主持活动。

旗法院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旗关工委、教育局及部分旗直、乡镇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及人大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签约仪式上,霍淑珍讲话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旗教育局进行法治共建,持续擦亮少年家事审判“前法护蕾”这块招牌,准备把握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立法精神,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抓前端、治未病”工作落到实处。旗法院将与旗教育局共同探索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工作新模式,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创新普法形式,强化司法保护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何强讲话强调,教育系统将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把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签约仪式上,市人大代表、竹林学校校长刘秀珍作为学校代表发言。她表示,未成年人问题现在呈现复杂化趋势,仅靠学校一方之力难以全面防范,亟需法治共建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表示,竹林学校将全力支持法治校园共建协议,积极进行沟通协作,院校及时分享校园法治动态和社会典型案例、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紧密的合作共同体。竹林学校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家长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邀请法律专家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法治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此外,她建议建立健全长效沟通机制、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杨根虎讲话强调,要将司法与教育协同保护作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他高度肯定了旗法院和旗教育局搭建未成年人保护联建工作平台的创新机制,并要求政法机关与教育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强强联合,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以实际行动促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共同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前旗模式”。

《法治校园共建合作协议》涵盖了法治教育、危机干预、制度共建等三大核心领域。在法治教育方面,法院将选派资深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每年开展专题讲座,重点围绕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同时,双方将联合开发“法律年龄成长课”系列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系统融入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并将其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在危机干预方面,创新引入“法官+心理教师”帮扶机制,对遭受家庭暴力等困境的学生实施多维度救助。在制度共建方面,建立教职工违法犯罪记录强制筛查制度,从源头上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此外,双方还将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线索、校园安全隐患等关键信息的实时互通。法院将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效能,针对涉校案件暴露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教育局则负责督导学校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双方每学年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难点问题,并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此次《法治校园共建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乌拉特前旗在深化“院校共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国家责任的生动实践。随着“前法护蕾”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乌拉特前旗将逐步构建起覆盖法治教育、权益保护、危机干预的立体化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为辖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下一步,双方将以协议签署为起点,持续完善协同机制,通过“法治校园实践基地”“涉校纠纷调解工作室”“司法救助+教育资助”等创新载体,努力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教育共建的示范标杆,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名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 田宝华)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