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正式上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对于吃的态度,早已经从“咋能吃饱”转换到“如何吃好”。吃好的标准,通俗地讲,是合理搭配调整膳食结构,吃得更有营养;吃好的前提,是食品安全有保证,确保入口的食品卫生、质量达标。可见,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贯穿人的一生。
不时“暴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触及法律红线、挑战道德底线,一次次地从反面提醒人们绷紧食品安全神经,也一次次地给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出考题”。打击食品领域不法行为,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虽做出了一定成效,但离预期的目标、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如何进一步遏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如何让人们吃得更放心、更舒心,他们仍在努力。即将正式上线开通的“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有的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对于摆在面前的食品,消费者只能通过眼观、口尝等,感知它是否味美可口,但对于其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情况往往一无所知,而这个环节正是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环节。“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的启用,就是打破这一“魔咒”的有益尝试和有力举措。该系统发动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让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堡垒”从内部被攻破。
“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要想用得有效,得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比如,如何确保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线索提供得更便捷顺畅,如何确保线索提供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尽快受理并处置这些被举报的问题等,都需要相应的机制和措施。
食品安全工作,不只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哪一个行业组织的事,它涉及食品生产经营、贮存运输、检验检疫等方面,因而不能是“独奏曲”。食品安全,是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也是千家万户的事。这就需要各有关部门、各有关社会组织、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士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唱好“大合唱”。
(2025年3月18日《河南法治报》李治群)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