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全力守护公平正义,在法治轨道上为推动江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检察动能。
刑事检察向“优”增效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推广应用工作部署,对办案平台进行配置并投入使用,为案件流转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工作成效获省委政法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强化“两项监督”,监督立案13件、撤案11件,纠正漏捕、漏诉28人,成功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侦破3件重大案件。
广东省委政法委调研政法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运行情况座谈会
精准开展审判监督工作,运用“刑事审判监督模型”发掘审判监督线索2条,制发检察建议1份,有效维护司法公信。加强刑事执行监督,跨县区、跨地市交叉巡回检察监狱、看守所和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移送涉嫌职务犯罪线索1条,纠正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8人次,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民事检察向“强”发力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树牢精准监督理念,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82件。持续优化生效裁判结果监督,办理案件2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3份,提请抗诉1件。做强民事执行活动监督,办理案件27件,制发检察建议18份,办理的“陈某某与某纸业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活动监督案”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执行监督案当事人赠锦旗
强化诉讼主体适格性审查和监管,结合应用市场主体恶意注销、恶意诉讼相关大数据模型排查分析,筛查出涉诉法人和涉诉自然主体失格案件15件,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15份,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权威。
《检察日报》民生周刊首版刊登报道“黄某某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案”
突出惩治虚假诉讼,办理案件11件,其中“黄某某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案”,以民事监督与刑事侦查“双向促进”,促使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并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让打“假官司”者付出“真代价”,该案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并被最高检公众号和《检察日报》民生周刊首版刊登报道。
行政检察向“实”突破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虚假婚姻登记案件当事人进行视讯问话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我管”促“都管”,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8件。积极做实行政生效裁判结果监督4件,持续做好审判程序监督16件,主动推动行政非诉执行监督3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4份并获采纳。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对不履行行政处罚罚款的当事人释法说理
推动构建“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实现“罚当其错”,办理案件65件,发出检察意见书30份。进一步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注重释法说理,加强检法联调,化解矛盾21件,1件案件获当事人赠送锦旗。
中央电视一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题报道虚假婚姻登记诉讼监督案
紧盯虚假婚姻难题,充分利用“检察调查+检察建议”的方式,高质效办理5件虚假婚姻登记诉讼监督案,办案成效获中央电视一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题报道,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经验获中央政法委推广。撰写的行政检察工作情况报告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批示肯定。
公益诉讼检察向“精”发展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高质效办案点评会中汇报案件办理情况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坚决当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守护者,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件。持续抓好法定领域办案,办理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案件36件,其中,磋商10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6份。深化公益诉讼新领域的实践探索,以“磋商+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治西江支流企业侵占滩涂堆放泥沙、超载运输等问题,以检察履职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迎接最高检副检察长一行调研指导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工作,相关工作获得调研组的肯定。
江海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外海面”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行动公开听证会
围绕知识产权、食品安全、“非遗”传承等方面,开展“外海面”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行动,通过“走访调研+公开听证”,凝聚各方合力,构建“外海面”“非遗”保护新格局。江海区人民检察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唯一一个代表,在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高质效办理案件点评培训会上汇报了3件案件办理情况,办案成效获最高检的肯定表扬。(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检察院 卢颖琪 雷娇娃)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