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青海:春到土乡气象新 政策宣讲正当时

2025-03-06 17:20:49 来源:《青海日报》 -标准+

2月25日一大早,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的土族阿姑阿吾们盛装打扮,精神抖擞地走在乡道上,成为乡间一道亮眼的风景,他们正满怀期待地前往大庄村幸福院,参加全乡“一宣三促”政策宣讲培训会。

“张书记早啊,您也来了!”

“胡书记早,肯定得来,再忙也得来听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有啥好政策啊。”

“对对对,还要传达省、市、县‘两会’精神,好好听听。”

东山乡副书记胡金花一边张罗着布置会场,一边招呼前来参会的全乡12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和村民代表。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东山乡邀请的互助县农业农村局专家们开始用“乡音”和“土话”,为村民宣讲、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把好政策带到群众身边。通讯员 王宝元 摄

家里需要申请医疗救助怎么办?学生上学有哪些补助?促进就业有哪些政策?新农村发展有哪些方向……

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就村民关心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种养殖专家则为村民带去了最新的种养殖技术。

养牛养羊是国内的品种好还是国外的好?引进好品种后需要在饲料、喂养上注意哪些方面?养殖品种的不同对大家增收发展又有哪些影响……

“听了今天的宣讲,我对村里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国家有这么多好政策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干!”村民虎文斌一边听一边记。

宣讲加培训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热情,也点燃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东山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鲁玉欣和干部徐海平,是今年互助县千名下乡干部中的一员,当日他们来到寺尔村,走村入户访民情,为新一年村子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寺尔村村民除了务工收入外,最大的收入保障是种洋芋(土豆),由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因素,村里70%的农户会通过种洋芋增收。”鲁玉欣向记者介绍。

2020年,互助县和东山乡经过统筹规划,在寺尔村打造了一处冷链基地,承包给村民赵成祥,这几年不仅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们增加了收入,种土豆的农户越来越多,就近就地务工也有了出路。

走进冷库,一袋袋打包好的土豆整齐码放着,鲁玉欣说:“赵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看了吗?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你有啥新打算?”

赵成祥笑着说:“当然看了,鲁主任,我很关心政策,今年国家要推动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稳定市场,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土豆能卖上好价钱,干起事来更有信心呗!”

“那就好,那就好,你们发展得好,村民的就业增收就稳定了。”鲁玉欣回应。

赵成祥说:“确实责任重大,今年乡党委书记张宝德给我们对接了省外的企业,这不,洋芋还没种,就已经接了订单,是个好开头啊。”

好政策、好机遇,加上实打实的帮扶,赵成祥信心十足。

和他一样,村里的种植大户李永举和白文姐两口子,听鲁玉欣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消息,乐得合不拢嘴。

干群一心,话家常说发展。记者 牛玉娇 摄

鲁玉欣关心地问李永举一家的收入,李永举说除了种地,他和妻子将家里的4间大房收拾出来做“农家院”,靠妻子的一双巧手,趁农闲时赚点小钱。

鲁玉欣说:“忙点好,再忙也得把地种好,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

李永举笑着回应:“鲁主任,你说得对,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每年都能享受到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补助,好好种地是我们农民的本分。”

在场的人笑了,李永举高兴地说:“国家每年都有惠农政策出台,咱们农民打心眼儿里高兴,今年我们又流转了2.6公顷土地种洋芋,一年还要雇30多人次在地里务工,也算是给村里作一点贡献。”

屋内干群一心话家常,屋外春风和畅气象新,鲁玉欣和徐海平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宣讲点,将党的惠农“好声音”传遍乡间……

记者手记

真宣实促 得民心

一次好的政策宣讲,是从群众关心的话题切入,从群众所愿所盼的事情着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发展。

连日来,各地万名干部下乡“一宣三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的召集群众开大会,有的走村入户开小会,有的走到庭院广场,有的来到田间地头,有的和文化活动相结合,有的和技术培训作搭配。干部干事有干劲,群众参与有热情,几句“贴心话”“真心话”,惠农政策化为“乡音”“土话”,落在群众心间,滋润着乡间大地。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新年伊始去哪里务工”“春耕备播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今年种什么好又该怎么种”“家门口的招聘会有多少岗位是为农民准备的”……走近群众,聆听群众心声,才能切切实实为群众解难题、除心忧。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关键的初始之际,开展干部下乡活动意义重大,而干部下乡的内涵远不止宣讲这么简单。

为了让宣讲出实效,互助县东山乡加入乡村振兴及种养殖技术培训内容,要求各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会,再三强调要避免出现“会场上全是老年人”的现象。

为了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到位,互助县丹麻镇提早准备,制作了干部下乡开展“一宣三促”活动手册,将医保、耕地保护、就业创业、防返贫监测申报、民法典等内容整理出来,让干部吃透文件精神,也让群众问必有所答。

为了促进群众就业,互助县就业部门创新推出“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的就业模式,借助“互助家政”资源优势帮群众实现快速稳定就业,就业人数正不断增加。

细节之处显真章,真章处处是细节。当干部深入到户当好“传声筒”,当党的惠民政策触及群众内心深处,当真抓实干落地生根,农牧民就会如获甘露,进一步转变观念、奋发图强、大有作为。

(2025年3月6日《青海日报》记者 牛玉娇)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