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将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来攻坚突破,聚焦“重大事项把关难”这一基层依法治理难题,集合更多法治力量向前端和疏导端用力,扎实推进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使审查“有章可循”“有人可用”“有效可行”,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项、行政争议,全面提升基层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
构建“全覆盖清单化”制度体系,使审查“有章可循”
“以村集体合同、协议审查‘小切口’,落实农村合同合法性审查前置等程序,大大提升了乡村法治建设的水平。”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人大主席、镇合法性审查分管负责人陈刚介绍。
合法性审查作为预防性法律制度,是从源头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避免“问题文件”“违规协议”“违法处罚”等问题的出现。
为确保审查事项应纳尽纳、应审尽审,杜绝规避审查、选择性审查等现象,台儿庄区邳庄镇全面推行审查事项清单化管理,先后制定出台《邳庄镇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施方案》《邳庄镇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邳庄镇行政机关合同签订流程》《邳庄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邳庄镇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持续提升审查规范化水平,并积极探索将村级合同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消除村级事务合法性审查“空白点”,推动末端依法治理,维护村民切身利益。
早在2021年6月,枣庄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镇(街)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的指导意见》,探索将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的审查职能拓展至镇(街),为镇(街)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7月,为解决基层合法性审查标准不统一、责任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又印发了《枣庄市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重点加强合法性审查的流程规范和示范引导。今年3月,锚定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查“三化”建设目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完善“453”工作格局,助力基层合法性审查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目前,枣庄市6个区(市)全部印发《关于建立镇(街)合法性审查机制的实施方案》,65个镇(街)全部编制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审查工作流程图和审查工作指引,明确合法性审查边界,为辖区内合法性审查工作提供规范、统一、全流程闭环的工作标准。
整合“多渠道专业化”法治力量,使审查“有人可用”
近日,在农村“三资”清理和村集体对外出租、承包流转土地等工作中,滕州市木石司法所联合镇经管站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处理农村“三资”清理和土地流转程序、协议审查。去年一年,该镇共办理农村集体合同合法性审查71件,最大限度确保农村集体合同的依法有效监管。
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重大行政决策、政策措施合法性审查时,基层往往出现专业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如何让基层合法性审查“有人可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滕州市木石镇在农村“三资”清理和村集体对外出租、承包流转土地等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形式,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协助,部门、村居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合法性审查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将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等12名人员列为木石镇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负责农村“三资”清理和土地流转程序、协议等合法性审查工作研究部署和指导监督,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明确工作经费由镇财政全额予以保障,大大解决了基层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
科学打造高素质法治审查人员队伍,是保证基层“审的了”“审的好”的关键一招。枣庄市各级打破合法性审查的思维定式和部门壁垒,整合“司法+”力量,采取“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的模式,建立以司法所为主体、党政办配合、法律顾问协助以及多个部门参与的“3+N”审查机制,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形成高效协同、高标赋能的基层审查格局。
鼓励、支持镇(街)审查人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优先选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到合法性审查岗位,使审查人员配置与现时形势任务相适应。建立常态化培训体系,强化实践资源、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供给,综合运用跟班学习、以岗代训、现场教学等方式,着力提升法治审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据统计,枣庄市共有镇(街)法治审查人员214名,镇、村两级法律顾问668名,市、区(市)、镇(街)三级合法性审查专家205名,审查力量进一步强化,为合法性审查强化人才支撑。
发挥“系统性协同化”综合作用,使审查“有效可行”
司法行政系统“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成效一方面需要法治督察、执法监督的倒逼用力,另一方面也会体现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的源头减量上。
薛城区发挥立法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定期专题研究部署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推广先进镇(街)经验做法,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促进规范化建设落实落地。用足用好考核工具,将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纳入对镇(街)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范围,以此作为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有力抓手。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及时反馈合法性审查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
在全市层面,枣庄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省对市法治建设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镇(街)合法性审查纳入基层法治建设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量化,确保考准考实,全面推动审查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备案审查、复议应诉、执法监督等科室协同机制,针对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中出现的高频次问题,及时研究、梳理,精准反馈整改,全面规范行政行为。通过法治督察、联合检查、案卷评查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现场进行教学指导,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督促责任落实。规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印发《关于做好镇(街)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立卷归档的通知》,指导镇(街道)按照文书示范文本要求进行归档,确保合法性审查事项形成完整闭环。
自去年以来,枣庄市65个镇(街)共审查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执法决定等涉法事项4320余件,经审查后的事项实现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双“零”,从侧面凸显了合法性审查“治未病”的显著作用。(枣庄市司法局 王成 王琳娜 张凯丽)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