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山地“转让”引关注,法律有何规定?

2025-03-05 17:02:07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日,一则关于某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欲转让四座位于云南某村的闲置山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帖提到,“有4座闲置山需要转让”,地点位于云南某村,可以用来开发休闲项目,也可以做种植、养殖等。众多网友对此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甚至有人直接询问价格。

从帖文提及的“山头”所在地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经初步核实,帖文部分内容表述不够妥当。帖文中描述的山地面积有所“夸大”,而欲“转让山地”的村民是否持有山地的使用证等,尚在核实中。为避免引起误解,工作人员已经与发帖者沟通,建议其修改帖文内容。

那么,“山头”可以“转让”吗?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有相关规定:

第三百三十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第三百三十一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第三百三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农用地实行承包经营的,参照适用本编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国家所有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律师解读:

一、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土地,也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途的土地的所有权,均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个人没有土地所有权。

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获得农用地的承包经营权,国家所有的用于农业的土地也可以进行承包经营,但不限于某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三、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可以转让经营权,而非所有权。本文中所提到的转让“山头”,应该就是转让山地的经营权,而非所有权。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发挥土地的价值。在转让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特别是“农用地”不得用于开发旅游项目等非农用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必要时,还要到相应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