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57名超龄劳动者被欠薪,这钱怎么追?

2025-02-26 16:57:42 来源:《浙江法治报》 -标准+

拿到项目款后,老板没有及时给工人发工资,却挪作他用,致使63名工人18万余元工资被拖欠一年。而在这63人中,有57名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这些超龄劳动者的权益该如何追回?

2024年3月底,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接到方某等人投诉,称包括他在内的63人在辖区某工程项目做后期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可完工后,包工头拖欠工资3个多月。

经了解,拖欠工资的涉事单位是宁波一家保洁服务公司,业主已将承包款项结算并付清。由于涉案人员众多,中心立即联合公安机关约谈公司法定代表人邹某。邹某承认将方某等人的工资款挪作其他项目急用。经双方当事人对账后,确认邹某拖欠63名工人共计18.16万元工资。其中,有57名工人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拖欠他们的工资合计近9万元。

“超龄劳动者并不受劳动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调整,也不在人社部门的受理范围。”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郑志军说,但这些钱也是他们辛苦劳动换来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帮他们讨回来”。

邹某表示,公司因欠债无力支付,允诺在“五一”假期过后一定支付。然而,到了时间邹某仍旧不给钱,甚至在收到淳安县人社局开具的《责令改正决定书》后,还失联了。随后,人社局将该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特别是对这57名超龄劳动者来说,只有抓到邹某,想办法让他主动支付,才能尽快帮他们拿到钱。”郑志军说。

据调查,该案中6名属于劳动关系的工人中,方某、郑某2人未获得的劳动报酬数额已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标准。2024年7月,公安机关依法立案,并积极开展取证和上网追逃工作。

2025年1月,邹某被淳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抓获。在公安、人社协调处置下,保洁服务公司提前支取了另一项目的利润用于支付工人工资。近日,方某等63名工人如数拿到了自己的工资款。

人社部门提醒:

本案中,57名超龄劳动者之所以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得益于人社部门联动公安机关及时固定证据,抓获邹某。那么,日常超龄劳动者遇上被欠薪的情况,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呢?

首先,劳动者可以与雇主进行协商,明确指出欠薪的事实,要求对方尽快支付所欠薪资。在协商过程中,可以通过书面或录音等方式保留证据。

其次,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人社部门进行投诉,提供相关证据,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双方约定薪资等,由人社部门介入协调处理,责令欠薪方支付薪资。

最后,如仍无法解决问题,可进一步收集证据,如劳务合同、工作记录、与欠薪相关的聊天记录或短信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法规,判定欠薪方支付所欠薪酬。

“银发族”到了退休年龄如果准备再就业的,应避免与用人单位通过口头协议约定劳务事宜,最好签订书面劳务合同,与用人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劳务报酬、医疗保障,甚至工伤保险等。一旦发生纠纷,劳务合同对于纠纷的解决就有了书面依据。同时也要养成保存好相关材料的意识,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务合同,亦可通过其他途径如工资条、工友证言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2025年2月25日《浙江法治报》记者 王乃召 通讯员 唐学基)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