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环境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
当前,广西农村地区仍存在生活污水治理粗放,以及长期使用化肥、除草剂造成土壤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回归传统耕作理念,采用现代技术让污水得到更科学、充分就地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
柳州市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在柳北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成功探索低成本、易维护的“庭院式水肥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污水治理智能机受欢迎
“这垄菜从撒种子开始,我就用这台智能机处理过的生活污水浇地,污水变肥水,不但方便,还省了买化肥的钱,种出来的菜又嫩又甜。”1月15日,记者来到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西流村浪江屯,村民温化雪打开庭院角落的一台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轻松浇菜。她身前约30平方米的菜地上,青菜、豌豆满眼绿油油,长势喜人。
浪江屯依山傍水,一旁便是柳江支流浪江,风景秀丽。然而,长期以来,生活污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黑水、灰水等生活污水要么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直接浇地,要么直接排入沟渠,污水横流时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浪江屯村民温化雪使用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浇菜
2024年10月,柳北区庭院式水肥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落户浪江屯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屯20多户近半安装了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解决了污水横流的问题,还将污水转化为肥水,屯里路面变干净了,生活环境变好了。
说起治污智能机,长塘镇北岸村夏家屯村民夏凡同样认为“方便、实用、好用”。
夏凡经营农家乐已有10多年,农家乐斜坡脚下便是柳江,周遭草木葱茏,环境清雅。“每天来我这吃饭的客人约有60人,生意最好时超过200人,产生的污水不少。过去,我用化粪池的黑水直接淋菜,特别臭。有时为了省事,干脆直接撒化肥、浇清水。”夏凡坦言,以前一些污水消纳不完,直排到荒坡上,对江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个月前,一套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安在了农家乐旁边的荒地上。之后,他便在一旁开荒100多平方米菜地。“处理过的肥水基本闻不到臭味,种出的菜品比使用化肥有大提升,又甜又嫩,深受顾客欢迎。”夏凡欣喜不已。
石墨烯黑灰水助肥剂显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存在生活污水处理缺乏重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住户分散、管网铺设困难,以及现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运维人员和资金投入等诸多问题。
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因为农民长期使用化肥、除草剂或者未完全腐熟且带有洗涤剂等化工物质的化粪池出水,容易造成烧苗烧根、土壤板结、有害菌群二次污染,导致土壤生态功能衰退,影响到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属于污染物,但从农业上来说却是营养物。用黑水浇灌菜地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资源化利用根深蒂固在大多数农民的理念之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柳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
2023年以来,柳北区生态环境局结合农村实际需求,联手设备技术方锁定以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探索出低成本、易维护的“庭院式水肥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该模式通过将黑水收集到化粪池预处理后,再与灰水一同进入格栅池、生化反应池,最后在调配池与石墨烯助肥剂反应生成“肥水”,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截至2024年10月,柳北区为长塘镇北岸村、梳庄村、西流村3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安装了92套改进后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
“我们这套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科技在于石墨烯黑灰水助肥剂,能够有效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快速杀灭粪大肠菌群以及蛔虫卵等有害物。”设备技术方负责人何慧介绍,处理后的肥水祛除了杂质和异味,可直接喷淋浇灌,免去了农户堆肥的之苦,减少了污水横流、臭气扰民等烦恼。
“这种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的运维成本几乎为零,使用成本仅为电费,每年助剂费用约500元,一年能够节约不少用水用肥成本。”柳北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试点这一模式,为常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地区,蹚出一条低成本、易管理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使其更符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
智能机3.0版“在路上”
据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介绍,为加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守护柳江“全国地表水水质冠军”的金字招牌,目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正在对柳北区等城区开展的庭院式水肥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成效进行持续跟踪、验证、评估和改进。
同时,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当地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工业化发展,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相关制造业、服务业、技术业大力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柳州特色的产业。
国家级技能大师郑志明介绍“五菱科技3.0版”农村污水治理智能机研制进展情况
1月15日,记者在柳州五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装备智造事业部厂房看到,由五菱科技与兰德索尔科技联合出品的新一代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已有样机,相关的功能升级迭代正在进一步研发和完善中。郑志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了其中的研发制造。
“我们团队正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研发自动浇灌等智能功能,后续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价格,吸引更多农户关注与使用。”郑志明说。
眼下,在柳州市有关部门指导下,郑志明和同事正在加班加点,争取早日让更智能和成熟的“五菱科技3.0版”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装上八桂乡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村生活污水远离柳江等“母亲河”。
(2025年2月10日《广西日报》记者 余锋 李耿 通讯员 谢晓林 文/图)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