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购买年货起纠纷去哪儿维权

2025-01-22 16:23:05 来源:《北京日报》 -标准+

春节临近,正值消费者购买年货热潮。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年货,如果发生纠纷,哪些法院具有管辖权?起诉材料应当往哪儿交呢?

提问1

电商平台购物纠纷去哪儿告?

西西公司是西西网络购物平台的经营者,东东公司开设的东东旗舰店入驻于该平台。

新年将至,小赵在东东旗舰店购买了围巾,收货后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遂以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为由,向东东公司住所地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西西公司、东东公司共同退还货款180元。法院经审查判决,本案应由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

法律提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北京、广州、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案件,其中包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上述案件中,西西网络购物平台属于电子商务平台,小赵因在该平台购买商品而引发纠纷,本案属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由于东东公司住所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本案属于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案件。综上,本案应由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

在此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应确认双方是否存在管辖约定,再核查案件是否属于北京、广州、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的范围,以便准确、高效地通过诉讼渠道维权。

提问2

线下购物产生纠纷去哪儿告?

小钱在某区的新年集市上购买了一串电子爆竹,回家后发现无法正常使用,遂以买卖合同纠纷为由,向自己户籍地的海淀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卖方热热公司退还货款36元。

热热公司认为,公司注册地位于某区,且涉案交易是在某区新年集市的临时流动摊位上发生的,海淀区与争议并无实际联系,因此申请将本案移送至某区法院处理。法院审查后认为,本案属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产生的纠纷,应以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本案交易行为地、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均位于某区,海淀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本案依法移送某区法院处理。

法律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本案中,双方因集市买卖产生纠纷,涉案买卖合同属于即时结清的合同,应以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在此提醒消费者:在线下实体商店、集市等场所购物时,应留存好小票、发票等购物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确定管辖法院。因集市买卖等即时结清的合同引发纠纷时,消费者若购物后已离开交易行为地或者事后不便前往交易行为地法院立案的,可以通过网上或邮寄形式提交起诉材料。

提问3

社交平台网购纠纷去哪儿告?

孙女士通过社交平台向李先生购买了30斤面食,并通过银行转账形式付款500元。收到货品后,孙女士发现面食已发霉,且食品外观与宣传图片严重不符。因李先生远在东北,于是,孙女士向自己收货地的海淀法院起诉,要求对方退还货款500元。李先生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申请将本案移送至其住所地的法院处理。法院经审查认为,孙女士和李先生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买卖合同,并通过线下快递方式交付商品,海淀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

法律提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本案中,孙女士与李先生虽然在线上达成买卖合意,但并非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下单,因此不属于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应适用合同纠纷的一般管辖规定。在双方未就合同履行地进行约定的前提下,孙女士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双方通过快递方式交付标的且收货地位于海淀区,故海淀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

在此提醒消费者:通过非电子商务平台下单购买商品时,应保留好双方达成买卖合意的证据,如书面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并在付款附言中明确备注交易信息;通过快递邮寄、同城跑腿等非信息网络方式交付商品的,建议留存好相应的签收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确定管辖法院。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2025年1月22日《北京日报》冯文涵)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