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文化能人”当主播:要让更多乡村被看见

2025-01-17 16:25:27 来源:《辽宁日报》 -标准+

在阜新海州区高家店镇“村晚”上,马头琴齐奏《白马》(受访者供图)

“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流量密码’,让我们村的文化活动受到更多关注、优质农产品销售得更好,助力乡村振兴。”1月15日,入选首批“村晚主播”的梁海琳对记者说。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等发起的“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扶持计划中,辽宁省多名“村晚主播”进入候选名单。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有着相同的愿望……

10位“候任”主播来自各行各业

杨占东是朝阳凌源四合当镇一名农民,家里有4亩地。杨占东喜欢唱歌,尤擅民歌,农闲的时候会唱上几首,发到短视频平台。“村里、镇里有演出,大家都会选我上台表演。这次报名参加了‘村晚主播’培训,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村里的文化活动。”杨占东说。

在已经公布的首批“村晚主播”中,有很多像杨占东一样的农民候选人。“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扶持计划,针对的是全国各省(区、市)文化馆(站)的“村晚”活动骨干和活跃在各地的乡村文化能人、团体。他们可能是普通农民,也可能是基层文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干部。主办方希望通过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招募乡村文艺能人和团体等担当“我要办村晚”主播,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自办“村晚”,予以运营培训、流量扶持,进而培育一批优秀“村晚主播”,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已经公布的首批“村晚主播”候选名单中,辽宁省10人入选,包括7名候选人和3名待定候选人。他们中有专业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干部,如来自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的高鹏、朝阳凌源文化馆的李国春;也有家里有几亩地、喜爱文化艺术的普通农民,如来自朝阳凌源大王杖子乡小刘杖子村的李海生、朝阳北票大三家镇三家村的马云飞;还有活跃在镇村的文艺爱好者,如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的陈晓新;更有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基层干部,如朝阳凌源梅杖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海琳。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是活跃在乡村的“文化能人”。

借力村晚提升家乡知名度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在各地组织‘村晚’是我的日常工作,之前曾尝试过直播,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各地群众文化工作的先进经验、获得流量扶持,更好地宣传我们阜新的乡村文化新风貌。”刚刚在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举办“村晚”的高鹏对记者说,在已经参加的线上培训中,他了解了国内通过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受益匪浅,希望通过进一步培训开阔眼界。

同样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李国春与高鹏想法相似。“近几年我们组织了不少‘村晚’,村民观看和表演的热情都很高,各乡镇文化场馆的文化氛围很好,通过活动发现,村里有不少很有艺术天赋的农民。学习直播、表演的先进经验,能让村里的文化活动品质更高。”李国春说。

作为梅杖子村的驻村第一书记,80后梁海琳不仅想把村里的文化活动通过直播宣传出去,更希望在线上销售高品质农副产品。现在他已经在小区、早市等场所边直播边卖货,绿色农产品在线下很受欢迎,但线上观看人数却不多。他相信,如果能通过培训把“村晚”做得更好,“粉丝”量一定会上涨,村里的葡萄、土鸡蛋、笨猪肉得到宣传,销路也能打开。“文旅农商”结合,大家边看“村晚”边下单,实在是一举多得。

(2025年1月17日《辽宁日报》记者 刘海搏)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