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第三者责任统筹是保险吗?

法院:统筹行为属于债务加入

2025-01-16 15:39:16 来源:《河南法治报》 -标准+

基本案情

2024年7月5日,马某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与杨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相撞,造成车辆受损、杨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经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认定,马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杨某无责任。

马某驾驶的车辆在某保险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在山西某统筹公司购买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统筹。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了182000元。对于其他损失,马某认为应当由山西某统筹公司进行赔偿。因各方就赔偿意见协商未果,杨某亲属向渑池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马某与山西某统筹公司签订的《交通安全统筹(电子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为有效合同。山西某统筹公司并非保险公司,与马某签订的交通安全统筹单并非商业三责保险单,不适用法律关于保险公司按照交强险和商业险依次理赔、不足部分再由侵权人赔偿的规定,而应按照统筹合同约定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该统筹合同约定系当事人内部约定,对外不能免除交通事故侵权人的责任,即该约定系山西某统筹公司自愿加入侵权责任赔偿的约定。因此,山西某统筹公司应当与马某共同对杨某亲属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说法

从法律角度看,统筹行为属于债务加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承诺文件,具有加入债务或者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等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的债务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及统筹公司承担责任,侵权方向法院提交侵权方与统筹公司签订的《交通安全统筹(电子合同)》,该行为表明统筹公司在统筹限额内具有加入债务的意思表示,符合上述法律条款规定的情形。侵权人和统筹公司应当在统筹限额内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2025年1月16日《河南法治报》记者 岳明 通讯员 葛秋燕 代文官)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