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是都市人群乡村梦的体验入口,也是精致乡村生活的落地入口。坊间对民宿有很多定义,“精致乡村生活入口”这个定义,是我运营民宿行业多年后,提炼出的一家之言。
民宿这个行业,有两个基本特点:绝大部分客群是一线都市人群,绝大部分民宿落地在乡村。
城市化进展到现在,一线城市虽然人多机会多,但压力也大,每个人都被裹挟着狂奔,无法停步。但城市和乡村是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城市化越厉害,回归自然的欲望就越强烈。近年来,一些贴近人类最自然生活场景的行业也在蓬勃发展,这个不难理解,人类本就来自大自然,基因里带着对自然的亲切和热爱。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都市节奏进一步加快,乡村梦客群还将不断扩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民宿目前充当了都市人群乡村梦的体验入口,也是精致乡村生活的落地入口。民宿行业是城市化的一种修正补充,可以融入到目前主流的行业中去,乡村建设里面有民宿,文化下乡有民宿,文旅地产有民宿,精准扶贫有民宿,旅游提质升级有民宿。终究会有一天,民宿会成为精致乡村生活的一个标准模块,和其他模块配合起来,落地实现国人的美好乡村梦。
这几年谁在玩民宿呢?就拿我身边的朋友举例吧。目前主要是两种人在做民宿,懂一点乡村的都市人和从城里返乡的村二代。第一种主要是城里的设计师、媒体从业者、旅游从业者等,懂得都市人群要什么,也能听得懂乡村。第二种主要是进城学习工作后,又觉得家乡有大发展从而返乡创业的本地人,说是返乡创业,大部分其实是接班,村二代现在可是乡村里最牛的生力军。
刚开始,城里人来乡下的这一票人,占大部分。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渔唐生活,实际是个大民宿品牌,体量上属于精品酒店,标准的城里设计师来乡村的产品。明明山居,是城里文化界从业者到乡村,民宿主人文化的代表。小满民宿,属于大学生村官转做民宿,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她的院子有古书院之风。长城故事民宿,女老板出身商界,眼光独到,把地址选在了慕田峪长城的“点睛”位置上。坚果民宿,属于地产界的大哥,在乡村做了民宿集群,以体量取胜。
除了外来者,本地人做民宿也逐渐风生水起。其中栗花沟四渡河村的岑舍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老板黄欢同学现在风头正劲,做事也稳扎稳打;红螺寺山下的曦元小院,老板卢同学,一家人都很热情,让人如沐春风;苇店村的伴山小院,主人曹阳的性格就是长城乡民的性格,麻利爽快;还有洞台村的栗子树客栈,仅利用一个宅子就搞出了非凡的气势,着实让人羡慕。
以上都是传统民宿,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进行了迭代升级。我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必要的探索,我的朋友中神人很多,既然是精致乡村生活的入口,管他是推门进来还是空翻进来呢,百花齐放才是春。
比如凡花小筑,老板詹詹堪称北京怀柔区“玩花第一人”,基本怀柔区所有中青年文艺女都去过她的花棚里,本地民宿界没有不熟悉她的。虽然她的花园里没有传统的住宿和餐饮,但从更高的角度看她做的事情,这不就是城里人体验乡村文化生活,并亲近自然的绝佳入口么?我觉得,詹詹只是没有精力涉及传统民宿业态,否则一定是京郊第一名。
当然还有一些外来品牌正进入这个行业,比如王全喜,来自云南,和南方系民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教会了我运营以外的其他行业玩法。当然,我也教会了他在地化运营。据我所知,还有很多国企资本和地产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可能北方民宿主都相对比较宅的原因,我所说的以上这些案例,都在我所熟悉的北京怀柔区,其他地区的民宿是不是也有这些特点,我充满着好奇。希望将来有机会走出去,向更多京外的优秀民宿品牌学习。
(作者:张纪伟,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为多个民宿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在北京京郊有着多年乡村民宿运营经验,本文摘编自其所出版的《乡村民宿运营感悟——写给民宿同行和有乡村梦的都市人群》一书)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