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主动靠前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2024-12-18 16:33:29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始终秉持“企有所需,法有所为”工作理念,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延伸司法服务,在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创新服务举措,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上门问诊,提高服务“精准度”

“感谢法院能够定期来我们企业走访,这对我们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帮助很大。”这是新泰市人民法院法官走访调研辖区某重点企业时,公司负责人对法院工作给予的认可。

新泰市作为工业重地,辖区内企业众多,针对辖区内企业的法律需求,新泰市人民法院主动聚焦,把“坐堂办案”变为“上门问诊”,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年均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为企业办实事”活动20余次。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法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个案讲解,剖析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风险,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优化服务,提升诉讼“暖心度”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能让民营企业因涉诉而垮掉。”承办法官宋德宝说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互谅互让,为暂遇经济困难,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松绑解压。”

山东某食品公司从泰安某银行贷款350万元用于企业经营,后企业因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按期足额偿还,银行遂诉至新泰市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宋德宝考虑到,判决结案虽然简单,但有可能出现涉案企业不能够按照判决及时履行进而进入强制执行的情况,企业的发展更会雪上加霜。承办法官迅速确定了调解结案的思路。承办法官耐心做银行思想工作,最终银行同意了调解方案,为民营企业留足了缓冲期,极大地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还款压力。

近年来,新泰市人民法院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开辟涉企案件快调、快审、快裁“绿色通道”,坚持调解先行,让“握手言和”成为涉企诉讼最优解,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作出裁判,缩短办案时间。2024年以来,平均办案天数51.22天,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善意执行,跑出护企“加速度”

“感谢法院给我们留足了时间,要不然我们资金链真的就断了。”新泰市某运输公司负责人李某感谢道。

新泰市某运输公司与赵某、徐某、丁某劳动争议仲裁一案,经仲裁机构裁决后生效,赵某等向新泰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运输公司支付申请人垫付费用20余万元,同时申请冻结被执行企业资金账号、将其负责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采取拘留措施。通过查询关联案件,执行干警发现该公司之前从未有过涉诉案件,企业信誉良好。遂约谈被执行企业负责人李某,了解到如果强制冻结被执行企业账户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经营困难,员工工资无法发放等问题。在充分评估强制措施给企业造成的风险与影响后,承办法官决定调整执行策略,暂不对执行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力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通过多次约谈、耐心调解,申请执行人同意为被执行企业设置“宽限期”,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分批分期履行所欠款项,宽限期内,被执行人积极筹措,申请执行人陆续收到了案款,至此该案顺利执行完毕,双方当事人给予高度评价。

执行工作不是冷冰冰的法律程序,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近年来,新泰市人民法院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在涉企案件执行过程中,灵活适用“蓄水养鱼”、给予执行宽限期、发布预失信告知书等执行举措,既最大程度上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减少诉讼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 李作龙)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