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借钱遭遇“砍头息”,这笔借款怎么还?

2024-12-13 15:48:26 来源:《云南法制报》 -标准+

日常生活中,当资金短缺时,不少人会选择借钱。然而,借钱过程中可能遇到出借人为了提前收回利息,与借款人约定将部分利息或者全部利息在本金中预先扣除的情况,俗称“砍头息”。那么“砍头息”是否合法?法院是否会支持呢?

2023年8月,任甲经任乙介绍向殷某借款2万元,并向殷某出具借条一份,载明因资金需要向殷某借款2万元,约定借款期限为2023年8月17日起至2023年9月2日止。并由任乙作为该笔借款的担保人;同时任甲在借条末尾处注明:收到殷某人民币2万元。同日,殷某通过支付宝向任甲转账1.8万元。借款到期后,任甲以各种理由拖延不还。殷某多次催要无果,遂向云南省腾冲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任甲、任乙偿还借款本金2万元及逾期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的规定。虽然任甲出具的借条中载明的借款金额为2万元,但结合双方当事人陈述以及其他证据材料可知,殷某向任甲实际出借的金额为1.8万元,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借款金额认定为借款本金,故殷某的主张不能成立。最终,法院依法判决由被告任甲在规定日期内偿还原告殷某借款本金1.8万元,并支付相应逾期利息;由被告任乙对上述款项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法官提醒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借据所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法院会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作为借款人,有责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还本付息,并妥善保管好所有借贷合同、资金往来及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一旦权益受损,应使用法律手段维权。

(2024年12月13日《云南法制报》记者 张恒 通讯员 吴丹丹)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