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这里乡村正青春

2024-12-11 16:27:58 来源:《江西日报》 -标准+

安义县霍比特人蘑法小镇(图片由安义县委宣传部提供)

走进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乡村,青砖黛瓦、流水潺潺,烟火萦绕、草木焕新,一幅幅秀美亮丽的和美乡村图景徐徐铺开。翻开经济数据,1至11月,安义县乡村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58.9%,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2.7%,有2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是谁赋予了安义乡村“魔力”?

村两委来了年轻人

从安义县城出发,仅10分钟车程,就来到了鼎湖镇榨下村。与其他富裕的近郊村不同,榨下村去年发展堪忧:村里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没有什么村集体经济收入,交通区位优势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发展。

面对困境,学历普遍只有初中、平均年龄超50岁的原村两委班子成员,也曾想寻找发展路径,却迟迟找不到突破口。2023年,安义县集中优化调整村党组织书记。面对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发展有心无力的情况,鼎湖镇党委决定“让年轻人试一试”。

他们相中的目标,是村里长大的“85后”詹求利。当时,詹求利在外面开货运公司。接到镇里的邀请,詹求利虽然有生意受影响的担心,但是自己也有迫切想改变家乡的渴望,他最终决定回乡参选榨下村党支部书记,并成功当选为鼎湖镇首个“85后”村支书。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决定未来。

“榨下村油菜花很有名,每到开花季,就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赏花,但由于没有开发相应的产业,也没有给村集体带来收益。”詹求利向村民分析着。

思路定了,就要实干。他带领村民以金花节为切入点,打造镜面花田、白色阶梯、花田画中游、金花科普体验馆等网红打卡点,还建设了一条环绕观光小火车道,在旺季可以通过售票获得收入。

有了旅游产业还不够,紧接着,詹求利又瞄准了榨下村委会后面的一栋2400平方米左右的仓库,准备发展餐饮产业。前几年,通过出租仓库,村集体有2万元左右的资产租赁收入,后面因为仓库成为危房,无法出租。詹求利带领村干部多渠道招商引资,终于吸引到投资人,参照BOT模式,由投资人投资200多万元将仓库改建成金花驿站食府,免租使用10年,但每年捐赠1万元支持村公益事业,到期后村集体收回发包,投资人享有同等条件优先承租权。

看着曾经的县城近郊落后村,在年轻村支书带领下,迅速焕发了新活力,村里的老人都说,还是这些返乡的“后生崽”有办法,让一成不变的村庄变得充满希望。

青年人才党支部带来新业态

打开抖音、快手,搜索“霍比特人蘑法小镇”,上面发布的视频数以千计,评论区表达想要打卡的用户更是不计其数。露营、打卡等新兴业态,让石鼻镇对门村这个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的村庄,俨然在都市年轻人中出圈。

“没有这个蘑法小镇,就没有对门村的火爆。”石鼻镇党委副书记陈浩乐坦言。

对门村位于杭长高速安义出口和安义千年古村之间。石鼻镇准备在此开发乡村旅游,但以往的经验表明,靠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营希望不大:一是因为村干部除了经营管理,还有村务要做,精力不够;二是因为村干部都不是专业出身,要搞专业营销活动,力不从心。

因此,石鼻镇有了引进专业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的想法。得知这一消息后,石鼻镇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的党员杨良权主动与镇政府沟通,他从事乡村旅游行业,有经验、有团队,可以承接对门村的乡村旅游运营。

就这样,杨良权和对门村一拍即合,双方合作成立公司,对门村以村集体资源、资产入股,杨良权团队则负责日常运营。根据合作方案,村集体通过“保底租金+流水分红+服务经费”的方式获得收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项目盈利分红、工作薪金、生产种植产品售卖等方式赚到钱。

抖音平台营销、节庆活动、与安义古村合作,专业的团队与乡村旅游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运营第一年,对门村的热度就呈现了指数级增长,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收益超30万元,成为全县首批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的村。

“未来我们将围绕霍比特人蘑法小镇,拓展游学、亲子、民宿等业态,真正把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饭碗’。”杨良权充满信心。

我在村里挺好的

暖和的空调,喷香的饭菜,干净的环境,幸福的老人……每到午饭前,乔乐乡“一老一小”幸福院都非常热闹。“每天都是这么热闹,我们乔乐乡和安义县其他乡镇一样,年轻人都在外创业。为了让留守老人每天能吃到新鲜饭菜,我们集中办了这个‘一老一小’幸福院。”乔乐乡有关负责人说。

地处乔乐乡集镇的“一老一小”幸福院,依托原来的乡镇养老院而建,不仅为养老院和附近老人提供营养餐,还向全乡老人开放,提供配餐服务,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我腿脚不方便,以前一个人就在家随便做点,都是煮一次饭吃好几天。现在方便了,幸福院每天把餐食送到家门口,确实很好。”独自生活在乡村的王纪利满意地说。

上门送餐是准时的,菜谱也是精心安排的。“蒸鱼,豆腐,蒸蛋,汤……老人爱吃的,样样不能少。重要节日当天还会有特制的饭菜。”乔乐乡有关负责人说,“一老一小”幸福院不仅帮助解决了老人的一日三餐,还通过各式各样的特色暖心服务,有效缓解了留守老人的生活难题,让老人吃得舒心、小孩玩得开心、在外子女放心、党和政府赢得民心。

“这里还有休闲室、图书室,设施很齐全,乡里办事确实想到了我们心里,我们现在心态都变年轻了。”退休乡村教师邓芳宽开心地说。

(2024年12月11日《江西日报》邓华林)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