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手拉手”推动乡镇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09 16:46:25 来源:《北京晚报》 -标准+

12月4日,“手拉手共创学校生态,心连心共享发展成果”—北京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暨农村教育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举行。

城乡结对共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会上,来自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十三中”)、北京市密云水库中学(以下简称“密云水库中学”)等学校教师分别带来初中语文、数学、物理等7节不同主题的教学展示课。在展示交流环节,部分结对学校围绕学校治理、校本教研、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四个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二中学(以下简称“顺义十二中”)校长王继红坦言,“手拉手”之前,学校的老师们习惯中规中矩,把学生牢牢地“把控”在教室里、眼皮底,不敢、不放心松手,生怕一松就散、一放就乱。自2023年和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建立“手拉手”关系后,校园开始改变,老师们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更是发生了改变。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参观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的时候,该校在校园公共区域设置的一架钢琴。据我了解,该校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弹奏,艺术节可以为班级伴奏,孩子们还能四手联弹。”王继红表示,触动她的不是钢琴本身,而是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因此,回到学校后,她就组织老师们将学校的一架备用钢琴“抬”了出来,放在最宽阔的楼门厅,鼓励学生去接触去弹奏,以此激发他们心中对音乐的热爱。“不仅如此,我们还改造建设了阳光书屋,拓展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培养了他们从小爱学习爱劳动的优良品德,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信任学生,敢于松手。”

北京十三中在与乡镇学校“手拉手”结对过程中,充分尊重且发挥乡镇学校自身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设计和规划“手拉手”方案。北京十三中校长唐挈介绍说:“比如密云水库中学在劳动教育方面就有空间优势,因此,我们就会组织北京十三中的学生到那里种玉米、种白薯,进行劳动教育。还比如,北京十三中位于城区核心地段,处于北京中轴线附近,我们就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邀请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学生走进北京中轴线,体验老北京文化。”截至目前,北京十三中已与密云水库中学、北京市昌平第一中学天通苑校区、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中学共同组建了“四校联盟”。对于今后的发展,唐挈表示,希望“四校联盟”能够通过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教研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干部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课后服务资源的一体化共享,让城乡学校更好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四校联盟”的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所在区域的支点和高地,引领所在区域的教育发展,从而促进首都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顺义十二中、北京十三中只是365对开展“手拉手”结对学校中的代表。一年多来,各结对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城乡共同体深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蔡歆表示,此轮“手拉手”行动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强调乡村学校的主动作为,突出基于自我发展需求诊断的有设计的“拉手”,变“给什么接什么”到“想什么谋什么”;二是强调师生在“手拉手”中的实际获得;三是强调合作共赢,“拉手”校之间不是简单的帮扶关系,而是共创共生关系,相互激发、相互支撑,拓展师生发展新资源、新空间;四是强调数字赋能,如何在物理距离的客观制约下实现充分交流,需要开发多种数字助力方式,探索建立教师“走网”机制,克服人事编制和工作岗位的瓶颈。

为了更好推进“手拉手”工作,活动当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还发布了2024年度“手拉手”典型案例。

当前,北京市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年度工作中,还是北京市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都是重要一篇。

振兴乡镇学校必须有新质生产力。因此,要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重视内涵提升,在“手拉手”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授之以渔、扩优提质。要处理好支点和效果的关系。体育是突破口,集团化是新赛道,“全域教研”是新模式,“五育融合”是新要求。各项工作必须注重系统协成,充分调动基础教育各方面资源,推动各类教育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共享,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基础和特色的关系。无论是体育、美育还是科技,要做好课堂、做好面向人人的普及,要注重心灵浸润,强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北京市今后在市级层面将继续加强资源统筹,各区也会继续注重自力更生,把“拉手”资源内化为发展血液,实现持久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2024年12月6日《北京晚报》顾昕昕)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