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1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白皮书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公路进入崭新发展阶段。道路通达促进百业兴、农民富、乡村美。修建一条农村公路,串联一路美景、带动一片产业、发展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有力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白皮书提出,农村公路建设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坚持把农村公路融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全局,推动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农村公路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地方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合理规划农村公路,加强农村公路与乡村文旅资源对接,打造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附加值,让乡亲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山川秀色,成为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推动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白皮书设专栏介绍了以路为媒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经验做法。专栏中介绍,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打造旅游环线、畅通资源路线、激活产业链条,开创了农村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鄂托克前旗重点打造通史至城川、昂素至城川、城川至三段地等精品旅游示范路,将沿线的历史名胜、草原风情、民俗文化、大漠风光等串珠成线,辐射带动沿线1000多户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以来,鄂托克前旗承接游客约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鄂托克前旗文旅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让当地群众走上康庄大道。
白皮书还提出,农村公路建设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设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普惠、乡村文明繁荣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让乡村因路而美。农村公路规划设计时注重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文化等和谐交融。持续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绿化美化。美丽农村路接山川、连林田,与特色村居相映成趣,形成一大批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年11月29日 中国旅游新闻网 记者 李志刚)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