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法院力量,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民法院刘庄店法庭与刘庄店派出所联动解纷,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河南省某公路局修路施工导致村民受伤而引发的健康权纠纷。
村民王某某在路过河南省某公路局承建的高速公路施工区域时,因道路状况复杂,不慎摔倒受伤。事故发生后,王某某报警,刘庄店派出所出警后对事故情况进行了简单记录,后王某某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花费了较多的医疗费用,这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王某某及其家人认为公路局作为道路施工的责任主体,未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此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求公路局赔偿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因受伤导致的家庭经济损失赔偿等共计1.8万余元。而被告公路局方面表示,施工过程已遵循相关规范,且认为村民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疏忽,双方就赔偿责任与金额分歧巨大,矛盾日益尖锐。
案件受理后,刘庄店法庭法官王广轩迅速与刘庄店派出所取得联系,鉴于该纠纷涉及公共道路施工且矛盾较为激烈,双方决定启动联动调解机制。法官与派出所民警一同深入事故现场进行勘查,详细了解事发时的路况、施工环境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并对周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证人证言,进一步还原事故真相。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王法官和民警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王法官从法律专业角度向公路局阐明其在公共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赔偿责任范围,通过列举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使公路局对自身责任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民警则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角度出发,与村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谈话,在同情其遭遇的同时,也劝导其理性对待赔偿诉求,避免过度情绪化导致矛盾激化。
经过多轮联合调解,在法官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情绪逐渐稳定,态度也有所缓和。王法官适时提出了调解方案,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合理划分赔偿责任比例,并详细计算赔偿金额明细。最终,该案当庭调解并履行完毕,村民王某某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自愿放弃部分过高诉求,该案自受理至妥善化解仅用时7天,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此次人民法庭与派出所的联动协作,成功化解了这起健康权纠纷,充分体现了基层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中的协同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信息共享、联合调解,不仅高效地解决了当事人的矛盾冲突,还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民法院 侯康康)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