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五式”创新举措助推辽宁监狱高质量发展

2024-11-21 16:11:05 来源:《法制文萃报》 -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监狱成功改造过各类战犯和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案犯,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世界奇迹”。同时,在辽宁监狱曾诞生了我国第一套120千瓦电子轰击炉;制造了号称“辽老大”的辽宁省第一台“凌河牌”汽车;发明了第一台真空冶炼电炉等。在新中国监狱建设、改革和发展史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辽宁省锦州监狱制造的我国第一套120千瓦电子轰击炉

辽宁省锦州监狱发明的我国第一台真空冶炼电炉

辽宁省凌源监狱制造的辽宁省第一台“凌河牌”汽车,俗称“辽老大”

新一届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党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五式”创新举措,全面推进监狱规范化管理,助推辽宁监狱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辽宁监狱统筹推进‘五安全一稳定’重点任务,通过‘闭环式’管理模式、‘攻心式’教育模式、‘集中式’办案模式、‘共享式’智慧模式、‘法治式’治理模式,全面实现监狱工作提速加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辽宁省司法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长生介绍说。

辽宁监狱规范化管理模式、日益提升的管理水平获得上级领导和全国兄弟单位的关注。辽宁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霍步刚,司法部副部长赵昌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局长范履冰到辽宁监狱调研时,对辽宁监狱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目前,已有17个省(区市)160多家监狱的1700余名警察到辽宁监狱调研学习。

“闭环式”管理

助推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2019年2月,一场全面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智慧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在辽宁监狱拉开了序幕。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规范罪犯起床、就餐、学习、劳动等69项警察管理罪犯一日闭环式工作流程,涵盖了罪犯生活、改造的方方面面,细节满满。

以罪犯就餐为例,如今辽宁监狱罪犯均以队列行进标准进出餐厅,就餐现场物品摆放整齐统一,就餐全过程,罪犯按照警察口令,一令一动,有序就餐。“闭环式”管理内容被赋予教育改造精神内涵,比如罪犯拐直角的“停、转、走”,指的是正常生活停止了,需转变身份意识,要在教育改造中昂首向前走。通过“闭环式”管理,明确了罪犯的身份意识、规矩意识,提升了警察的能力水平,有力助推监狱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

同时,辽宁监狱以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为枢纽,统筹狱政、狱侦、教育、生活等8个部门,涵盖监管安全、生产安全、舆情管控、信访稳控、信息发布汇总5大方面工作运行机制。形成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监狱两级协同作战体系,利用公网对讲系统和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对监区、分监区直接指挥调度,实现“触底式”管理。

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

目前,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与全省各监狱监控探头相连接,不仅实现监控、调度功能,还与全省各监狱指挥中心组成合成作战指挥部,汇总信息、共同研判,高效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春节以来,高长生局长每日视频督查一个监狱的一个监区,推动监狱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秩序持续向好。

“辽宁监狱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有力打击惩处了罪犯抗拒改造和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了罪犯的身份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达到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改造效果,有效解决了部分警察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部分罪犯不服管等突出问题,破解了惩罚功能弱化、教育手段虚化的难题。”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高永令欣慰地说。

“攻心式”教育

助推改造质量得到新提高

“辽宁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始终把改造罪犯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推动监狱工作从‘看得住、不跑人’向‘改造好、不再犯’的全面提升。”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贾立伟介绍说。

为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效能,辽宁监狱全方位开展罪犯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构建全年有主题、每月有专题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扎实开展个别教育,实施顽危犯、邪教类罪犯转化攻坚行动,实现教育改造由经验型向精准型转变。

围绕创新分类教育方法,丰富教学资源,辽宁监狱共分发自主学习平板电脑1000余台,年均增购图书3万余册。创建辽宁监狱罪犯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全省每年约有4000余名罪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证率超95%。积极协调抚顺市政府,推进抚顺籍特困刑释人员衔接安置与帮扶救助试点工作,成功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融入社会,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辽宁省盘锦监狱在对罪犯进行视频授课

集中关押管理外国籍罪犯,也是亮点之一。辽宁监狱尊重外国籍罪犯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增强归属感,加强认罪悔罪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写汉字、学唱中国歌曲和规范化管理的改造效果突出。

做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用心用情不可或缺。辽宁监狱持续推进“暖阳”工程,联合郭明义爱心团队、社会公益组织等优质资源,不断释放监狱执法温度。不仅帮扶困难罪犯,还累计帮助1100余名与家人失联罪犯重建亲情联系,帮助13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的罪犯未成年子女享受到国家政策补助。

依法开展罪犯离监探亲、亲情帮教和社会帮教等活动,促使罪犯真诚悔罪、改过自新。今年春节期间,辽宁监狱组织12名罪犯离监探亲,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积极与民盟“黄丝带”、省工商联、省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合作共建机制,不断拓展帮教渠道,努力打造辽宁监狱特色的社会帮教品牌。

辽宁省大连南关岭监狱的罪犯在使用自主学习平板电脑

教育改造工作,还离不开科技赋能。辽宁监狱依托全省罪犯改造一体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用共享,发挥监狱内“网络教育中心+电视+广播”等现代设施的综合优势,将监舍变教室,有序开展各类教育改造工作。警察教师走进直播间现场授课,锤炼更高技能和本领,为解决“改造罪犯能力不强等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

以接收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为契机,多渠道开展“追根溯源、守正创新”教育改造理论研究,组织座谈交流和教学巡讲,激发广大监狱民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聘请专家学者深入发掘和整理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战犯的历史经验和巨大成就,梳理发展脉络,凝练实践精髓,赋予时代内涵,为做好新时期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提供理论成果和实践样本。

“集中式”办案

助推执法效能获得新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辽宁监狱通过创新试点建设监狱刑务办案中心,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源头管理、合成作战”一站式办案机制,已实现全省在押犯监狱刑务办案中心的全覆盖,案件错误率、基层工作量实现“双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实现“双增”,有力推进案件办理由“程序审查”向“实质化审查”转变。

监狱民警在进行大练兵比武

在推进刑务办案中,少不了外力支持。近年来,在辽宁省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监狱依法推进“减假暂”制度适用,与其他政法单位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印发会议纪要和制度文件,以联合开展“老病残”罪犯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活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刑罚执行变更功能,全面推进“减假暂”工作,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实践中,成立“全省刑罚执行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减假暂案件办理,破解在押罪犯病亡率高问题。两次举办全省法院、检察院、监狱、社矫部门“减假暂”工作同堂培训,进一步凝聚共识、增进互信,将“共识”转化为“落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司法实践,达到执法理念同步更新、业务能力同步提升、标准尺度同步规范的良好效果,推动全省“减假暂”工作顺利开展。

数据显示,辽宁监狱罪犯假释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同比增长211%;罪犯病亡率同比下降42.3%。

“辽宁监狱还构建了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监狱两级社会监督体系,通过集体调研、个别访谈、征求意见、参加听证、列席工作例会等多种形式,围绕监狱执法领域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执法监督,把更多群众声音传进来,把监狱声音传出去。”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副处长张强介绍说。

“共享式”智慧

助推科技能力实现新发展

为真正实现到监狱“办事不求人”,2021年3月,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成立辽宁监狱狱务服务中心,开通“12348”2号键热线平台,专职警察全天候在线应答,让“信息多跑路,办事人少跑腿”,共受理社会各界留言、来电11.5万余个,服务范围覆盖至全省罪犯家属,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3100余家对公单位。全省各监狱均建设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辽宁监狱狱务服务中心

辽宁监狱狱务服务中心的高质效服务,是辽宁监狱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能的一个缩影。

在根上防范降低廉政风险,科技手段不可或缺。

辽宁监狱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研发运用新收罪犯分配管理系统,采取“电脑派位”随机分配新收罪犯。该系统按要求自动匹配接收监狱,人为无法干预结果,审批全程留痕,杜绝暗箱操作,消除寻租空间,目前已完成242批共计48794名新收罪犯分配工作。同时,建立重要罪犯定期调监调铺制度,确保狱内无特殊罪犯,保证罪犯日常管理公平公正。建立罪犯一体化购物系统,招标确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供应商,上线运行商品11类173种,罪犯人脸识别登录、自主选购、指纹付款,系统可查询消费明细、余额信息,商品价格透明、保质保量。

“罪犯一体化购物系统可做到罪犯钱款统管、账务透明,家属网上存款、方便快捷;罪犯网上购物刷脸登录,线上结算,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消除了‘捎买带’风险和警察违规谋利灰色空间,同时做到智能比对价格、科学预判走势,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精确实现了罪犯生活物资供应、网上购物、钱款结算的‘闭环管理’。”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生活管理处处长李迎新介绍说。

另外,辽宁监狱还完成综合业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完成28个业务子系统、5576个功能模块、157个审批流程、246个业务报表建设应用,各子系统和功能模块可独立运行,数据互通、智能纠错,有效解决传统软件信息孤岛问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平台使用量900余万次,各子系统业务数据5.6亿条,数据量35T。

“监狱智慧化建设打破原有‘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等技术壁垒,统一资源配置和接口标准,推动适配开发,全面优化整合已有零散、孤立的办公、安防、业务、指挥调度等多个系统数据,完成了统一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为实现流程再造和决策分析奠定扎实基础,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也有效破解了制约监狱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让执法更加规范阳光、公开透明,同时为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辽宁省监狱管理局信息处处长孙猛评价道。

“法治式”治理

助推依法治监取得新突破

制作职务类罪犯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片10余部,52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受教育人数达33658人。

这是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充分发挥省女子监狱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助力全省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的实打实数据,也是辽宁监狱依法治监的生动实例。

在推进依法治监中,辽宁监狱建成沈阳、辽西、辽南3个分办案中心,破解同级监督难题。系统治理“捎买带”和违规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监院问题。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微腐败”案件处置率100%。持续优化政治生态,整治诬告陷害行为,为担当者撑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大力推进“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式’警察”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实战大练兵,铸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狱警察队伍。

为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辽宁监狱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五化”“四到位”要求,全力确保信访稳定,进京上访量大幅下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监区、职能部门和纪委书记“三必谈”措施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及时将罪犯矛盾纠纷化解在监狱内。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和全省各监狱领导干部积极接访,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疑难问题。全系统信访问题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信访工作在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做经验交流。

围绕提升监狱警察法治素养,辽宁监狱开展警务技能竞赛活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切实提高监狱内部管理水平,解决监管工作的难点与堵点,进一步推进全省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定期由基层监狱选派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优秀青年民警到辽宁省监狱管理局轮训的方式直接参与指挥中心工作,目前已开展轮训79期,培养818名青年民警,其中,部分民警走上监狱中层领导岗位,优秀青年民警已进入监狱领导班子。开展覆盖全省监狱三轮次的规范化督导检查,通过全员授课、现场督导、观摩学习、比武练兵等方式,营造监狱系统“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辽宁监狱将不负时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发扬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宝贵历史经验和教育改造精髓,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追溯教育改造之‘根’,铸造警察队伍之‘魂’,赓续辽宁监狱之‘脉’,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建设高质量、新型、现代化监狱而砥砺奋进!”高长生如是说。

(2024年11月21日《法制文萃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