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菏泽郓城县公安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一女子家中遭丈夫家暴报警,殴打过程全部被客厅摄像头记录下来。视频中男子对女子拳打脚踢,女子报警时,男子仍在踢打,还叫嚣称“警察不来,算我没本事”。
接警后,辖区派出所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打人者依法做出治安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的行政处罚。属地妇联、社区也对双方进行心理疏导和矛盾调和。
警方提示:夫妻之间应互相关爱,和睦相处。遇有家庭矛盾,双方应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冷静处理。若遇家庭暴力应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将依法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家庭成员之间以冻饿或者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方式实施的身体或者精神侵害行为,应当认定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的“家庭暴力”。第十二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观点:
家庭暴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更多只是被人们视为家庭内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的关注以及对该问题进行外部干预的进程。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案件的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法律在制裁家暴和虐待行为,并救济受害人中的作用。我国宪法、刑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众多法律法规,都对家庭暴力做了相关禁止性规定。
家庭暴力类型多种多样。在最高院《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中,家庭暴力可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反家庭暴力法列举了部分表现形式,如殴打、捆绑、残害、冻饿、限制人身自由、恐吓、侮辱、谩骂、跟踪、骚扰等。
严重的家庭暴力可构成虐待,甚至涉嫌虐待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中第一条的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虐待”。可见,家庭暴力和虐待虽然在行为主体、客体、过错及导致后果上有相互重合之处,但虐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要比一般的家庭暴力更严重,家庭暴力通常是偶发性和间断性的,只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才构成虐待。
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的受害人,应尽可能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受害过程,并及时报警求助,还可以要求出具告诫书。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受害人可以向当地村(居)委员会或妇联等部门或组织寻求调解、帮助,到施暴者单位反映求助,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家暴及虐待行为是严重侵害家庭成员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的受害人一定不要默默承受,而是要勇敢地寻求帮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律师介绍:
殷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至今,已成功代理百余起民商事案件,担任多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法律顾问,专注于婚姻法、公司法、建设工程等领域的疑难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