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镇巴县永乐镇群众在镇集体经济超市购买物品(镇巴县纪委监委供图)
“现在,镇上开了集体经济超市,我在这里上班有工资挣,年底有村上的分红拿,也方便照顾老人。”11月6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永乐镇红花村村民陈小丽说。
今年,在镇巴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永乐镇相关职能部门在摸清全镇6个村(社区)闲置资产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帮村(社区)集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盘活计划,探索“村村合股联营”的合作方式。按照这一合作方式,永乐镇利用6个村(社区)资产资源开设了全镇首家“村村合股联营”集体经济超市,在拓宽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的同时,满足镇上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并带动像陈小丽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唤醒“沉睡”的村(社区)集体资源,更好惠及群众生活,是汉中市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汉中市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找短板、补漏洞、建制度,守好村(社区)集体“家底子”“钱袋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为了摸清问题底数,汉中市纪委监委贯通纪检监察、巡察、审计、财会等各类监督,着力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持续畅通“信、访、网、电、微”举报渠道,方便群众监督。对于近年来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汉中市纪委监委进行起底和“回头看”,清结存量线索、助推案件查办。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合监督和片区协作机制,汉中市紧盯农村集体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开展靶向监督。
洋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县某村将集体资金擅自挪用,从事营利性活动,侵害了群众利益。经过分析研判,洋县纪委监委果断立案查处违纪违法责任人,追回了被违规挪用的集体资金。
在汉中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汉中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深入各县(区)进行暗访督导,发现问题90余个,向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14条。专项行动中,全市累计清收集体经济合同8.33万份,及时追缴合同欠款、收回集体资产,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
守好村(社区)集体“家底子”的同时,如何让农村资产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让群众从中更好获益?
汉中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采取“听、查、看、访”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排查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现状,对闲置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增加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助推产业发展。
系统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存在问题,必须健全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完善《汉中市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汉台区修订《汉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办法》《汉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管理办法》……在汉中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各县区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2024年11月13日《陕西日报》记者 甘甜)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