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五大片区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最美吴中”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4-11-08 15:39:11 来源:《新华日报》 -标准+

立冬时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满目缤纷。背着书包身穿运动服装的年轻人结伴同行,他们选择了旺山徒步爱好者环线,攀登6.5公里路程,感受山间美景。

从徒步走街串巷体会城市美好的City walk,到漫步乡间享受自然风光的Country walk,如今在苏州,到吴中来场乡村旅游,成了一种时尚新风潮。这一旅行新方式不仅折射出大家对文旅的全新期待,更引发人们深思:乡村有何独特价值?如何挖掘这份价值,让农文旅紧密融合,释放乡村旅游活力,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

远离尘嚣的自然体验和独特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而怎样深挖出各个片区的特色,让乡村“各美其美”则是吴中区近年来着力探索的重点方向。去年以来,吴中区深入推动“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区域、坚持示范引领,构建了东太湖、澄湖(甪直)、金庭、吴中胥江、福香(苏作)五大乡村振兴片区全域化发展格局,以片区化方式推进乡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越溪街道旺山洛嘉部落是东太湖片区今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部落由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和王森文旅联合打造,集洛嘉森乐园、洛嘉亲宠森林、巧克力博物馆和美食魔法森林等板块为一体,打造儿童友好、创业友好、青年友好、宠物友好四项友好景区。漫步其中,既可以感受山间的自然风光,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也可以观赏由巧克力世界冠军团队打造的手作巧克力艺术品展,品味美食魔法森林商业区的轻餐、茶点、中式餐饮等美味,还可以领着孩子在室内外无动力设施双乐园游玩,和宠物在洛嘉亲宠森林内快乐互动。颇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也让它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轻旅游打卡地。

除了洛嘉部落,作为五大片区中率先推进建设的东太湖片区,今年还重点实施了横泾街道瑰谷农业综合体、林渡暖村,临湖镇姑苏花娘主题园艺,东山镇双湾村古周巷特色田园乡村等项目建设。目前,五大片区计划三年建设项目总数200个,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114个、启动建设项目48个,项目开工率达81%,充分展现吴中乡村振兴特色亮点,逐步构建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格局。

多元化传承江南文化 以文脉塑造乡村新地标

在吴中香山街道舟山村内的苏州核雕艺术馆,一枚枚大师级的精细核雕引人驻足观赏。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核雕的历史,学习传承至今的雕刻工艺,欣赏各色核雕作品。而走出馆外,琳琅满目的核雕馆更让游客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乡村特色文化是游客选择“反向旅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过历史积淀和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文化艺术,对游客而言更是缺乏“代餐”的难得体验。如何突出乡村里丰富多元的江南文化资源禀赋,增强地域特色,增添文旅记忆点,在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吴中区深入挖掘五大片区资源禀赋,活态保护传统民居、农业遗迹、民俗风貌等,留住乡愁记忆。同时大力推进乡村非遗创意基地、非遗传习场所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提升,支持传统村落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推进市级传统村落挂牌保护,通过保护发展乡村文化延续传统文脉、守护民族根基,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作为近代中国核雕的发源地,舟山村的舟山核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村内核雕产业从业人员已发展到3200多人,拥有国家级、省市区各级非遗传承人15名,聚集了众多核雕人才。香山街道还通过与吴中集团(江苏蓝园)进行合作,启动蓝园·舟山村文旅产业园项目,以核雕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文旅、休闲为配套,着力建设贸易集市、电商平台和“网红”经济孵化基地,不断丰富业态层次,汇聚核雕文化消费发展动力。

如今,舟山村被纳入五大片区中的福香(苏作)乡村振兴片区,该片区未来将聚焦“苏作”,彰显“物美”,打造乡创苏作新高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乡村振兴。

高标准提升乡村配套 用“留量”带动“流量”

诗和远方吸引了一批热衷乡村文旅的游客,但能否承接并保护好他们的热情,配套的服务链完备与否十分关键。让村寨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作变体验,才能产生持续的吸引力,用老“留量”带动更多新“流量”,避免乡村发展农文旅开局热闹、后续萧条的困境。

近年来,吴中区把乡村建设与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以及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培育乡村产业融合新业态。不断加大农文旅项目的招引力度,引导更多新业态项目在乡村落地,延伸丰富产业链条,提升农文旅产业发展综合能级。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优化沿线村庄整体面貌,完善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提高自身运营承载能力,丰富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提升存量农文旅项目业态和品质。

光福镇坎上村曾经是一座面朝太湖的封闭小渔村,现在人气十足。不少游客在沿湖的店内品尝着咖啡,欣赏着太湖的落日。几年前环太湖大道的修通,让坎上村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而这些年来,随着太湖渔民后代“85后”姑娘金瑜在这里开出的第一家“村咖”舶来咖啡馆,如今这条仅百米长的路上,已经吸引了泊隐花镜、山水间、湖边衍岸、米山米舍、一湖一宅等16家各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咖啡馆等民间资本入驻,并形成特色的坎上文旅风情带,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被称为“苏州圣托里尼”。

“这些商业集聚群给村民带来了很多工作岗位,还有20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光福镇邓尉村党委书记姚建忠介绍,为了提升游客旅行体验感,前段时间坎上还新添了一些停车场,缓解周末人流量大带来的停车难问题。未来也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好乡村农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11月8日《新华日报》柳玉琳)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