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婚后向父母借钱 离婚时债务共担

2024-11-05 14:47:22 来源:《河南法治报》 -标准+

王某(男)和李某(女)在婚姻存续期间,因购买房产曾向王某父母借款24万元并签署借条。随后,二人以双方感情破裂为由协议离婚,协议约定:“双方的共同财产为一套房产,该房产登记在男女双方名下,男方王某放弃此房产所有权,房产归女方李某单独所有。离婚后男方在女方提出将该房产过户或变更登记的要求时,男方必须配合并按照登记要求提供相应手续;双方离婚后,该房产的购房款以及因该房产产生的其他债务均由女方承担。”

离婚后,王某父母多次向李某讨要购房欠款未果,遂向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法院起诉。

判决结果

审理过程中,李某申请将王某追加为该案被告并承担相应责任。新密市人民法院经审查,李某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法追加王某作为该案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根据借条和银行转账记录,王某父母与王某、李某二人存在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24万元借款中,有证据证明其中16万元用以支付购买房产的首付款。

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根据王某、李某签订的离婚协议,16万元应由李某承担,余下8万元借款无法证明用于购买房产使用,确定为王某李某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应由二人共同承担。

判决作出后,李某不服,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

目前,父母在子女购房时给予资助为常态,但子女不能将父母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且这一行为并非法律所倡导。子女成年后,父母并无继续供养的义务。依据最高法多个指导性判例内容,父母出资帮子女购房,除书面明确表示赠与外,应视为以帮助为目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仍负有偿还义务。

法官提醒,父母出资帮助子女购买房产是出于亲情,是为了让子女安居乐业,其中蕴含了父母的期待。如果婚姻走向尽头,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一方父母的出资,尽量减少对老人的伤害。

(2024年11月4日《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晓磊 通讯员 马营慧 梁晓静)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