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下街道沈家岭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办驻地1.5公里处。村域面积803亩,耕地面积400亩,现有本村人口1076人,376户,外来人口2500余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73人。近年来,沈家岭村党总支紧扣村域村情,聚焦聚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百邻服务、家营理念、邻里议站”“五位一体”治理模式,强治理、兴产业、惠民生,走出了一条业兴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沈家岭样板”。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强基层治理堡垒
一是建强支部稳基础。沈家岭村党总支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制度、村规民约等,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墨斗引领细管理。村两委以“墨斗子精神”凝心铸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遵从“墨汁研得细、墨绳拉得直、墨迹印得深”的工作理念,精心做好村级事务管理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真正实现了决策细致入微、执行公开公正、落实直达民心。三是品牌创建惠民生。在街道“服务零距离,满意在方下”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墨斗铸魂,网格惠民”党建子品牌,不断深化党员“亮身份、比业绩、显作用”行动,引导党员积极投入基层治理,争当服务群众的“店小二”与“排头兵”。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件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以“网格治理”为支撑,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一是构建网格治理新架构。按照方便群众、易于管理的原则,以30至40户的标准划分“微网格”,完善“村党总支—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为主干的组织体系,共建立网格党小组3个,确定楼栋党员中心户27名。二是增强网格治理新动能。完善网格员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沈家岭村网格员管理和激励制度》,指导、督促、激励网格员履职尽责。成立网格学院,开展政策解读、法律讲座、社区服务等培训,定期为网格员赋能充电。三是拓展基层治理新成效。推行“沈即办”闭环办理机制,群众扫码上报需求,村党组织后台分配网格,网格员上门服务并反馈结果,形成服务闭环,做到“一分钟响应,一天内解决”,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以“百邻服务”为抓手,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志愿服务流程。建立了“百邻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网格员作为核心成员,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活动组织、信息记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截至目前,志愿服务队伍已有274人。二是加强激励保障,增强志愿服务动力。设立美德信用积分兑换制度,志愿者们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可根据劳动强度和服务时间长短积累相应分值,积分可以换实物、换服务,进而激发志愿服务的动力。三是加强氛围营造,激发志愿服务活力。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美丽家园、和谐村风、邻里管家、安全守护”四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根据志愿者特长,分类向群众提供卫生清洁、理发洗衣、帮办代办、调解纠纷、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还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的形式,实现志愿者特长和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今年以来,共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150余次。
以“家营理念”为纽带,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成家人,建家园。沈家岭村党总支以“一家人工作法”开展村级工作,把新老居民当成“自家人”,不断落实“三保障”,即幼儿教育、幸福食堂及大病救助实现保障,共投资110余万元建设幼儿园、幸福食堂,累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补贴2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做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将沈家岭村建设成了“和美家园”。二是选人才、办家事。吸纳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等担任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最美网格员、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建设网格学院,以能力提升和荣誉激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把村事当自家事办。三是传文化、树家风。重塑家文化,弘扬“墨斗子精神”和“一家人工作法”,挖掘典型事迹,开展“最美家庭”“好邻居”“好媳妇”评选表彰,让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制定家规矩,制定村规民约,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绘制“党建文化墙”,凝聚群众“家观念”,使“家文化”延伸至各个领域。
以“邻里议站”为依托,打造基层治理阵地
一是系统构建议事共商格局。建设“邻里议站”,以村党总支为中心建立民主议事会,制定“召集—沟通—商议—公示”的四步议事流程,建立“急事特议、平时常议”的议事机制,将大事小情、隐性矛盾都解决在问题最前端、隐患始发端。二是积极营造全民共治氛围。在“邻里议站”设置“众议箱”,开展“村务半月谈”,村民匿名提出意见,议事会定期开箱剖析问题,根据问题难度和分类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明确问题解决责任人、工作方法、完成时限等,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前端的服务。今年以来,通过“邻里议站”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48条,为群众协调解决困难86件,多元共治水平实现有力提升。三是创新打造协商议事形式。创设“邻里议站”,开展“书记接待日”活动,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区书记到“邻里议站”中坐班值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收集村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定期邀请相关职能部门等有关人员参与“书记接待日”活动,针对村民的各类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问题解答,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效能。
多年来,沈家岭村坚持“五位一体”强治理,营造了村级发展的良好环境,先后以村企合作方式,引进了电瓷厂、赛通电器、服装厂、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等多家市场前景广阔的工农企业,发展个体经营56家,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村集体每年增收33万余元,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35万元。
下一步,沈家岭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在健全机制、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充实“沈家岭样板”内涵外延,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努力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 高哲)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