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联动共治”充分激发解纷效能

2024-11-01 15:53:56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坚持外聚合力、内挖潜力,“引进+走出”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工作融合,“助力+借力”协同推进,精准延伸司法职能,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向高、精、尖拓展提升,实现一般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行业纠纷行业调,以一体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聚势赋能 构建“集成式”调解智慧平台

“还以为要等很久才能有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林先生是徐州某机械公司的一名离职员工。前不久,在徐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工作人员的协调下,林先生顺利完成了维权,拿到了相应的补偿。为此,他特地送去了一面写有“联合促调解 高效暖人心”的锦旗,点赞联调中心的高效服务。

今年5月,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足“联调联处、融合而治”,坚持市、区两级共建、协同赋能,以多元解纷为立足点,在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联合市中院、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区仲裁委等单位共同打造了“1+N+5+6”市区两级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裁审衔接系统”,形成“预防+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现场受理、全程调解、快速解纷工作模式。

四个多月以来,指导仲裁调解58件,委托工会调解116件,开庭审理案件201件,通过高效做好诉调对接、裁审衔接,实现“劳动维权一进门,纠纷化解一门清”。

徐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

此外,面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逐年上涨趋势,且往往涉及两违、房管、消防、治安等多个方面,鼓楼区人民法院在综合分析辖区物业纠纷情况特点基础上,积极推动建立全区物业纠纷一站式联调中心。谈及下一步工作,鼓楼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娜介绍道:“通过整合区住建委、司法局、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等专业组织,并吸纳小区业委会负责人、楼栋长、网格员,我们组成了一个多元化、多能化的物业矛盾纠纷排查队伍,以‘治理+调解+诉讼’模式,让物业矛盾不再‘打结’。”

调诉衔接 打造“专业化”调审队伍

2024年9月,鼓楼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的案件,原告为4岁的周某,被告为徐州某青少年游泳俱乐部。周某在俱乐部学习游泳时突发溺水,经工作人员紧急施救后恢复自主呼吸,后被送至医院治疗。诉前调解阶段,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结合“理法”去安抚周某父母的情绪,并与双方当事人耐心沟通、明晰责任,最终俱乐部愿意一次性赔偿周某医疗费、护理费等合计8万元,调解员所在的团队法官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通过“特邀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该案从起诉到案结事了仅用了8天时间。

这起案件是鼓楼区人民法院做实诉前调解、深化诉调对接的生动实践。该案的快立、快审、快结,及时保障了受害者的权益,充分展现出了“鼓法速度”。

据介绍,自今年6月1日以来,鼓楼区人民法院17个专业化审判团分类对接了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代表委员、网格员等解纷资源,有效组建起一支“1法官+1法官助理+1书记员+N特邀调解员、行业专家等多元解纷力量”的多元解纷队伍。在该院的“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调解服务中心,特邀调解员、行业专家实时“在线坐诊”,调解、释法、解答,构建起了“小额速裁当场调、疑难复杂协同调、立案诉讼就地办”的一站式、递进式解纷体系。

特邀调解员周琪在调解服务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民事调解速裁团队运行以来,鼓楼区人民法院以《民事调解速裁团队管理规程》为抓手,破除了诉前调解“人、案”不匹配的困局,将调解力量与审判力量链接融合。

谈及“一审一调一助一书”机制的优势,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苗仁宝表示:“一是通过最少程序、最短时间以调解方式实质化解纠纷,使案件实现闭环处理,给当事人提供了便利;二是使调解与审判两个环节得到有效衔接,特邀调解员得到了团队法官及助理的指导,诉前调解相关准备工作也在审判中实现了价值;三是通过鼓励调解员开展案前、案中、案后的全流程、全方位调解,促进了案件审判质效的大幅提升。”

协同作战 做精“定制化”联动机制

针对知识产权、房地产类矛盾纠纷复杂且专业的特点,鼓楼区人民法院加大专业调解及行业调解力度,精准匹配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助益产业发展,合力构建“法院+社会”“群众+专业”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据介绍,鼓楼区人民法院与鼓楼区工商联、丰沛县知识产权局、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市律师协会等单位联合建立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商会调解、院校调解、律师调解”四解协作优势,使得35%的知产案件能够在诉前化解,另有超过50%的案件在开庭后化解。

此外,鼓楼区人民法院还与鼓楼区文体旅局等六部门共同会签了《关于加强鼓楼区知识产权联动保护助力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创建的工作意见》,助力文旅商融合产业转型发展。在诸多知识产权案件解决过程中,鼓楼区人民法院通过发挥“法院+知产局”的联动机制优势,不仅提高了市场经营主体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还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良好效果。

鼓楼区人民法院房地产纠纷联合调处中心

为妥善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鼓楼区人民法院还联合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筑业协会等部门建立了房地产纠纷联动工作机制,依托“调解室+速裁法庭”有效实现诉调对接。针对部分高风险楼盘项目,及时召开联席会议,提出预警、建议。据悉,今年以来,该院已经通过联合调处中心实现诉前化解涉房地产买卖合同纠纷150余件,通过示范性裁判批量化解纠纷120余件。

江苏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因经济效益不佳,长期未向业委会支付商铺租金,导致大量业主直接起诉公司主张房屋租金。在鼓楼区人民法院房地产纠纷联合调处中心,金牌调解员刘运沛联合区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组织业主代表与公司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司法职能和行政职能的“双向奔赴”,最终促成百余名业主与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

上述小区业主及公司负责人纷纷表示:“感谢法院能够帮我们协调对接政府职能部门,房屋消防验收、电力增容改造、产权证书缺少这些问题及时被处理,真是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难题!”

多点支撑 建强“家门口”解纷阵地

鼓楼区作为徐州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各银行金融机构在此设立的分支网点较为集中。为深化金融和商事纠纷案件多元化解,鼓楼区人民法院与辖区9家金融机构联合建立了金融和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双中心,并将“法庭”“调解室”“调解组织”深入到银行网点,依托融合法庭为诉争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哨点”作用,有效缩短了纠纷化解流程,促进金融纠纷“源头化解、就地解决”。

同时,该院以“优+融合法庭”法官驿站为载体,对接街道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完善纠纷联合化解、诉前调解、风险预警、普法宣传等工作机制,做实“网格员+调解员+法官指导”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家门口”诉讼服务。

此外,鼓楼区人民法院还将知识产权融合法庭融入辖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产业园区。在知识产权调解维权中心丰财工作站,法院依托香山物流园设立了调解室、宣传栏,通过定期印发宣传单页等途径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相关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

鼓楼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娟表示:“通过源头性疏导、综合性治理、实质性化解,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推动‘解纷关口前移、调解力量下沉、纠纷前端化解’,鼓楼区法院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与审判质效双促双提。今年以来,我们的诉前调解阶段共实质化解案件2412件,民事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上升26.52%,超12个月未结案件保持清零,审限内结案率、上诉率、执行到位率、首执案件终本率等重点审判质效指标位居全市法院第一方阵。”(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王涵)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