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双十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购物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商品卖得好,好评如潮很重要。但“好评”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让部分人动起了控评刷单的歪脑筋。
日前,四川内江警方破获一起“网络水军”控评刷单案件。经侦查发现,该犯罪团伙自2022年3月以来,通过虚假下单、刷好评等方式,为多家网络平台的1000余户商家刷单控评,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对于,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其行为性质如何界定,面临着什么法律风险和责任呢?
首先,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破坏市场秩序,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虚假宣传帮助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组织“网络水军”帮助商家控评刷单,会使消费者对商品评论、销售数据等产生虚假认知,从而产生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不法商家带来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为法律所明令禁止。
其次,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就该行为给平台造成的损害,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及赔偿损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经营者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第九条规定,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误导平台用户的购物选择,不当增加商家流量,扰乱了平台商品收录和排名推广的秩序,破坏了平台营造的竞争生态,严重损害了平台的合法利益,平台可以诉至法院进行民事维权。
再次,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面临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吊销营业执照或罚款等,其中罚款最高可达20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损害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是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也是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整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后,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可能受到刑事处罚,目前司法实践中多数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组织“网络水军”控评刷单属于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虚假信息而发布的行为,在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标准时,即触犯非法经营罪。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人都不得逾越法律为市场主体划定的红线。组织“网络水军”刷单控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律师介绍:
杜小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至今,已成功代理数百起民商事案件,担任多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法律顾问,专注于合同法、公司法等领域的疑难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