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人民检察院:

坚持“四有”举措,助推“六大保护”走深走实

2024-10-28 16:08:25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依法能动履职,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实际,推进“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一体履职,高质效办理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以检察履职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整体落实,用心用情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能动履职“有融合”。坚持融合发力,将司法保护融入“六大保护”,打好最大范围深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组合拳”。对外加强与妇联、教体、民政等部门联动协作,对内加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部门线索移送,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以综合履职为抓手融入社会保护,深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针对职能部门履职不力的情形,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份,办理涉未成年民事支持起诉变更抚养权案件1件,民事支持起诉追索未成年人抚养费案件3件,督促有关单位积极整改落实,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安全“防护墙”。

办理案件“有温度”。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运用不捕、不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助力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并针对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积极开展跟踪回访,防止“一放了之、一罚了之”。今年以来,对3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对2名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期满后不起诉。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方案,开展诉前帮教、不起诉后跟踪帮教5人次,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3人次,开展法律援助8次,用心用情感化挽救。对案件反映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存在的监护缺失、不到位等问题,向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1份,督促依法“带娃”“管娃”,筑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防线。

多元救助“有关爱”。健全关爱服务体系,联合县民政局、网信办、法院等13个单位共同印发《石泉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不断增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福祉。对受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构建起遭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机制。切实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力度,今年已对7名未成年人提起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1.8万元。

普法宣传“有力度”。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检校共建共治”协作机制,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同时,抓住假期、儿童节等法治教育有利时机,将“法治进校园”与“法治进家庭”相结合,找准普法需求、选准普法对象,依托“三下五联七宣”,主动走进乡村,走到留守儿童身边,结合其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需求,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法治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式普法活动,今年以来,共计开展活动9次,覆盖师生及家长2000余人次。(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民检察院 杨柳)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