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餐饮酒后醉驾身亡

法院:同饮者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2024-10-24 17:46:25 来源:《青海法治报》 -标准+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只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自身生命安全负责。一同聚餐饮酒后,一名同饮者因酒后驾车死亡,亲属要求承担赔偿责任。近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案情

2023年10月,吴某购买了一辆新车,吴某与妻子王昱某邀请张某及多名同事一起吃饭,庆祝购买了新车。同年10月12日,吴某便组织张某及随礼同事下班后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某饭馆聚餐,并购置烟酒。其间,张某自行驾车到达就餐饭店,在就餐过程中,张某与同桌人碰杯饮酒,又前往另一桌敬酒。酒足饭饱后,不少人陆续离开。20时10分,黄某宙、赵某离开。21时50分,陈某离开。其余饮酒人员张某、吴某、丁某、王昱某、邓某、李全某、毛某、王某宝、韩某在包厢内一同饮酒唱歌。22时57分,张某独自驾车离开饭店发生交通事故身亡。

事后,张某的亲属起诉本次聚餐的18名人员,要求赔偿各项费用23万余元。

审理

法院承办人在受理案件后,及时和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在深入调查和证据认证的基础上,最终判决吴某和王昱某共承担6%的赔偿责任,即7万余元;吴某、丁某、邓某、李全某、毛某、王某宝、韩某均承担4%的赔偿责任,共计4万余元,人均承担6804.25元。该案判决后,经法官释法说理,各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各被告人已按判决结果全部履行。

释法

从民法典确认的侵权赔偿责任可知,法律赋予共同饮酒人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因为只要共同饮酒人付出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就有可能避免或防止侵害风险的发生。

该义务主要是:1.提醒、劝阻、通知义务。即发现共饮人出现酗酒、醉酒或不良反应后应立即提醒、劝阻停止酗酒。确有必要可通知其亲友或有关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等及时排除危险的义务;2.辅助、照顾、护送的义务。即饮酒过程中,特别是对醉酒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共饮人,相互关照给予醉酒人最大限度的扶助,亲自照顾将其及时护送至家中交亲友照管,并妥善照看其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及时使其脱离危险环境或状况的义务。此类案件涉及的安全保障义务,是积极作为行为,违反该义务即为有过错,构成不作为侵权。

本案中,因共同饮酒人未有效劝阻张某醉酒后的驾车行为,导致张某发生车祸死亡,同饮者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4年10月21日《青海法治报》记者 郭佳 实习生 康玉凤)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