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逃债被迫离婚?

服刑过半,父女因房产对簿公堂

2024-10-17 15:45:56 来源:《法制文萃报》 -标准+

于某六旬有余,因虚开发票用于抵扣税款,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现在广东省某监狱服刑。服刑过半,相关40万元的罚金义务尚未履行完毕,2024年年初,于某的女儿于囡囡又因房产过户,将他和前妻双双诉至浙江省某县人民法院。

于囡囡不是第一次将父母诉上公堂了。5年前,出于同样的事由,她曾提出过起诉,当时浙江省某县人民法院已经成立合议庭,但是于囡囡未在七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被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

骨肉亲情何以反目?

2024年6月,法院开庭。适逢父亲节,于囡囡母女并未露面。作为原告,于囡囡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而她的母亲经法庭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缺席审理)。

于囡囡生于1988年,系二被告的婚生女。2010年,二被告协议离婚时明确约定,“坐落于某县的某号房产(面积近500平方米),离婚后产权归婚生女于囡囡个人所有。该房项下信用社抵押债务系男方个人债务,离婚后该项债务由男方个人归还”。二被告离婚后,一直未办理前述房屋产权登记过户手续。当原告知晓赠与内容后,多次要求二被告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但房产仍登记在被告于某名下。

于某不同意将案涉房产过户给原告。于某辩称:1.离婚协议书是于囡囡的母亲为了逃避债务逼迫我签署的,我在县法院、舟山某法院等有好几个民事案件;2.农村合作信用社的50万元债务是我一个人还的,舟山某法院的80多万元及另一人的200万元债务都在我一人身上,只还了部分;3.广东省某法院的30余万元蚕茧款未还。我认为离婚后债务我一个人承担,离婚前的债务应当由我们两个人承担。

于囡囡的母亲在庭前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状称,离婚协议是答辩人和于某的真实意思表示,愿意配合将该房产变更登记到于囡囡名下。

离婚赠与可否撤销?

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本案两名被告在签订离婚协议时,约定将夫妻共有的房产赠与原告,意思表示真实。该赠与协议依法有效,且离婚时原告已成年,二被告应当按照原告的请求履行协议,将房屋过户到原告名下。

法院认为,二被告在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时,离婚协议中的房产赠与条款与整个离婚协议是一个整体,双方基于离婚事由将夫妻共同财产处分给子女的行为,可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赠与行为,在双方婚姻关系因登记离婚而解除的情况下,应认为赠与房产的目的已经实现。基于诚信原则,不能在离婚目的达到后又随便撤销赠与。现被告于某不同意将案涉房产过户给原告,但又未提交充分证据证实订立离婚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故对该辩解不予采纳。

2024年7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之规定,法院判决案涉房产归原告于囡囡所有,二被告配合原告办理过户手续。本案受理费80元,由原告于囡囡负担,限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履行。

对话:父亲已获减刑

于某犯罪前,曾因负债屡次被人告上法庭,连带地,他的前妻和女儿于囡囡没少充任被告、被执行人等多重角色。为更好地厘清事实脉络,兹以第三方他者应答方式,虚拟对话如下:

问:一切似乎可以追溯到于家的另外一套住房。

答:是的,于家曾经另有一套房,建筑面积近170平方米。2008年4月,于家还没散时(于某夫妇于2010年离异),20岁的于囡囡受父母委托,将该房产抵押给某银行湖州分行,抵押借款合计近40万元,利息为中国人民银行现行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贷款期限为二十年。2015年,银行以三人未按约履行还款及付息义务、多次催讨未果为由,诉至浙江省某县人民法院。

问:三被告是否出庭?于囡囡需要承担责任吗?

答:三被告经法院合法传唤,均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未进行答辩,也未提交任何证据。法院最终对要求被告于囡囡承担给付责任的部分不予支持,而是当庭宣判其余二被告应共同支付各项费用约34万元,原告对案涉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问:该案执行是否顺利?

答:2016年,法院依法拍卖了被执行人于囡囡母女所有的涉案房产及土地使用权偿债。在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时,买受人以最高价人民币150多万元竞得,并已付清全部款项。

问:那些年于某涉及多起执行纠纷,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答:举例而言,2015年,一起由他人提出申请执行付款义务的执行裁定书显示,冻结、扣划被执行人于某银行存款人民币33万余元或查封、扣押其价值为人民币33万余元的财产;在此之前,爱企查发布“失信被执行人”显示,被执行人于某及前妻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应支付200余万元人民币。

问:于某被判刑后,罚金义务履行了多少?

答:以于某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因犯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被广东省某人民法院判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但没有主动履行。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及传统查控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公司在银行有存款,法院实际冻结金额为25万余元。已予以扣划,上缴国库,但不足以履行全部罚金义务。

问:于某服刑表现怎样?

答:于某多次获表扬,已被减去有期徒刑三个月。

后记:富润屋德润身,必有余庆

古往今来,父女之间“相爱相杀”戏码何以轮番上演?巴尔扎克借《高老头》里被女儿抛弃的破产商高里奥之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问,“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女儿!啊?我的钱到哪里去了”;莎士比亚《李尔王》中鲁莽专断的李尔,何以甫一逊位,即遭遇两个女儿的背叛;当然也有雨果《悲惨世界》里出狱后的冉·阿让,由感化顿悟、博爱救赎中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毋庸讳言,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亲的引导力亦正亦邪,不容小觑。

富润屋,德润身。在本案中,当于囡囡20岁时受父亲于某委托、将房产拿去银行抵押借款40万元时,于某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坐牢,为了房产,反被女儿一再诉上公堂。兜兜转转,父女一场,孰是孰非?以直报怨也好,骨肉亲情意难平也罢,生活还在继续。内心和灵魂经历过极致的冲突后,仍能相信正义与良善、追光偕行认真生活者,必有余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马霞 系本报记者)

(2024年10月17日《法制文萃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