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启明

2024-10-17 15:45:48 来源:《法制文萃报》 -标准+

已经在牢中服刑了近八年的周启明无数次在梦中走出监狱大门,梦境中,监狱大门外的光亮得有些刺眼,但又让他无限向往。出监那天,他记得监狱外的紫荆花开得正艳。

出监后,周启明先找了老友相聚,微醺之间,一个朋友劝周启明跟他明天去干一单大买卖。周启明思绪万千,手一抖,酒杯落地,清脆的碎裂声唤起了周启明的回忆。

他曾经的专管警察李永胜说:“出监以后要过的第一道关就是损友关,破镜难圆,覆水难收,一旦再与他们狼狈为奸,恐怕你还得进监狱。”周启明打了个冷颤,果断拒绝了老友的相邀。结果第二天他就听说这帮狐朋狗友在交易的时候全部被抓。警察李永胜的预判应验了,这让周启明心怀感恩。

母亲给周启明打来电话:“阿启,明天是父亲的生日,回家吃个饭吧!”

周启明愤愤地说道:“他还记得有我这个儿子吗?”

周启明脑海里浮现出十年前他难以忘记的那个场景,那时他经营一家洗浴中心,父亲怒吼道:“滚,我不要你的脏钱,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有多远滚多远。”父亲说完,把十万块钱扔进了下水道。周启明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孝敬会让父亲如此恼羞成怒。

自从上次预判应验后,周启明就时常回忆起李永胜的教诲。此时他想起李永胜说过,“真正的孝敬是恭敬和至诚,而不是带着傲慢和报复甚至是挑衅,只有真正地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才能赢得父母的慈爱和赞赏”。

于是,周启明去了菜市场,准备做一道父亲最喜爱的菜——佛跳墙。周启明刚把佛跳墙做好,母亲便着急忙慌地把菜端出来,说道:“老周,尝一下,阿启做的。”

父亲瞪了周启明一眼,夹着菜往嘴里送,一边咀嚼一边说:“味道不错,有孝敬的味道,和当年做的一样。”

周启明看着父亲,欲言又止。这时乌云散开,阳光从阳台的落地窗透了进来,正好照在父亲的身上。

周启明的“启明茶吧书屋”正式开张了。紫荆树下的茶座上坐着一个人。

“老板,请帮我找一本《论语》,门外的紫荆花开了,很漂亮,我想坐在树下看书。”李永胜对周启明说道。

周启明惊呼:“老师,您怎么来了!”他哽咽着说道,“您是第一个亲自上到五楼监舍把《论语》送给我的警察,更是第一个用心用情完全为我前途着想的警察,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

李永胜说:“现在我更希望你再去点亮他人。”

周启明向李永胜开心地介绍着在一旁做茶饮的姑娘:“她是静月,我向静月求婚了,其实媒人就是老师您啊!”

李永胜愣了一下,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场景——那是在监狱的一场社会帮教活动中,静月作为义工参加了这场活动。周启明在李永胜的帮教下,作为现身说法的罪犯代表进行了发言。在发言中,周启明忏悔了自己的罪行,静月眼神里露出了怜爱的光芒。

周启明说:“老师,您常说,人心变了,朋友圈也会变,遇到的人也会不一样,您教我做一个好人,我学好以后,才能遇到这样一位好姑娘。”

李永胜感叹道:“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你好好待她,共同把这个书屋打造成一个海边的‘灯塔’,给大家指引正确的方向。”

周启明说道:“老师,如果您心里还把我当学生,学生在这里向您行个礼吧!”

微风徐来,阳光明媚,紫荆花在空中飘散,海港处汽笛长鸣,湾区一派太平。

(作者 蔡巍 系东莞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司法分会会员)

(2024年10月17日《法制文萃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