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营口检察:公益诉讼助力AED配置守护生命“黄金4分钟”

2024-10-16 17:11:07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关于心脏骤停的几个客观事实:

7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家中。

50%的心脏骤停有旁观者目睹。

每20人中就有1人会在有生之年见证一次心脏骤停事件。

黄金救治时间为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分钟内,抢救每延迟1分钟则生存率下降10%。

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术(CPR)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50%—70%。

在人流密集场所推广配置AED设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重点关注的领域。自今年3月以来,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检察院深入推进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履职,全面摸排营口地区AED配置使用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场所AED配置使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

试点排查,精准监督

为实地调研AED配置管理情况,营口市人民检察院对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走访调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在校园内人员密集和事故多发区域配置了32台AED设备,是辽宁省内首个AED全覆盖的高校。检察官通过座谈、调研、模拟演练等方式了解该校AED的使用管理情况,并全面排查学院AED布局位置是否合理、标识是否清晰明显、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等。

督促建议,成效显著

营口市人民检察院就校园内AED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维护等方面与校方领导进行深度交流,并就AED设备的宣传推广、急救培训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加强AED设备配置,确保AED“有备可用”;加强人员培训,确保AED“有人会用”;加强急救常识宣传,确保AED“规范使用”。

营口市人民检察院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监督跟进AED配置使用情况,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第三方参与评估整改效果,助推本地区出台相关工作意见,以“检察建议”凝聚推进AED合理配置使用的工作合力,畅通群众“急救通道”,守护生命“黄金4分钟”。(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检察院 张明曦  吴湘睿)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