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擅自改变入户门朝向引纠纷,法院判令恢复原样

2024-10-11 15:15:29 来源:《江苏法治报》 -标准+

和谐的邻里关系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邻里间矛盾的产生,有不少都和装修有关。日前,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一位住户因为装修换了入户门朝向,被邻居告上了法庭。随意改动入户门朝向是否妥当?针对这起案例,法官表示,在相邻关系中,一方在使用或经营自己的不动产时,负有不得妨碍对方合理行使权利的义务,同时也有权要求对方不得妨碍或侵犯自己权利的合理行使。如因权利行使,给相邻一方造成损害的,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刘某、肖某在拆迁安置后,成了隔壁邻居。这一层共有3户,刘某和肖某的房产是其中2户。根据开发商的设计,住宅的入户门均是朝内开。开发商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避免因开门碰撞到邻居,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但在肖某看来,入户门朝内开不符合生活习惯,且占用了室内空间。抱着这样的想法,在装修期间,肖某便请装修工人将入户门的朝向进行了调整,由向内开改为向外开。

等到装修结束正式入住,邻居刘某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入户门原本是朝内开的,他家的入户门怎么朝外开?”刘某意识到,邻居擅自改变入户门方向并非小事,就因为这个调整给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刘某觉得,肖某是该层的中间户,自己进出都要从肖某家门口路过,且过道较为狭窄。更令刘某气愤的是,肖某还将大门的外框向外移,导致过道更为狭窄。“有时候邻居家的大门敞开着,我们都要将他的入户门关上,不然通过的空间都不够。”刘某全家为了此事颇为烦恼,还曾找过肖某,希望其恢复原先的入户门开门方向。肖某对于邻居的看法并不认同,“大家每天进出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不会撞到路过的人,再说我家大门敞开的情况只是偶尔的。”

眼看对方不愿意调整入户门方向,刘某联系当地派出所和政府出面协调此事,但无济于事。双方各持己见,矛盾一直被搁置着无法解决。

考虑到邻居的做法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刘某来到了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纸诉状将肖某告上了法庭。原告刘某称,被告把原本朝内开的进户门改为朝外开,大门的外框也往外移出了几厘米,原告进出户必须从被告家门口经过,均须替他家关门,已经严重影响了原告的出行和生活,经派出所、镇政府多次协调无果,因此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根据已查明的事实,涉案楼房的入户门在交付时为对内开启,虽然入户门对外开启可以增加户内面积,更有利于自家生活,但对原告一家的正常出入造成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影响和安全隐患并非被告抗辩的“平时生活关门是常态,偶尔进出,按照习惯也不可能大门洞开,都是握着门把手开门,即使两家碰巧同时进出,估计一个月也不会有一次”能实质解决的。被告将入户门改成向外开的行为,已超出原告必要的容忍义务范围。现原告对此提出异议,被告应将其房屋的外开门拆除,恢复原状。

高层住宅居住空间相对狭窄,让自己有一个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但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亦应充分考虑周围邻居的利益,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权益。远亲不如近邻,有一个良好和谐的相邻关系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应冷静、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出现矛盾或纠纷时,能互相谅解、容忍,以平和的心态思考并处理问题,逐步改善、创建融洽的邻里关系,才能更有利、方便于生活。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肖某将自家房屋的入户门恢复原状。

法官说法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使用权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般入户门外的通道属于业主共同共有,由业主共同管理,任何人不得私自将共有部分占为己有。实践中,将入户门由“向内开”改为“向外开”、将通道拦截据为己有等行为,属于占用公共通道的行为,影响其他共有人的权利,对相邻住户的生活、出行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维持和谐有序的邻里关系,在未经对方同意且未影响消防安全、未造成疏散隐患的情况下,业主均应维持开发商交付房屋时的原始状态,不应擅自更改入户门朝向。擅自更改入户门朝向的业主,在相邻住户或物业公司提出要求其恢复原状时,应及时将入户门改回原始状态。

(2024年10月11日《江苏法治报》扬经轩)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