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人民检察院:

聚焦“三个紧贴” 做实“检护民生”

2024-10-10 15:49:53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三个紧贴”,强化能动履职,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事,努力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筑牢服务大局的“压舱石”

围绕县委“五个五”总体思路,主动融入“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整体布局,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常态化推进平安建设宣传,开展打击非法传销、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等主题法治宣讲活动5场,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2次。7名法治副校长前往包联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两微一号”转发平安建设宣传内容1300余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办案向当事人和群众普法释法,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扎实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办理“7+12”类刑事案件1件,开展扫黑除恶领域群众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制发检察建议3份,推动自然资源、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领域治理。

致力构建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维护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金字招牌”,深化“十美石泉 五彩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品牌,开展汉江水质保护专项活动,办理涉生态环境案件10件,治理河道8公里、流域面积40亩,补植复绿12亩,以生态检察守护生态“颜值”,助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十美石泉·五彩检察”工作品牌相关案件、事例先后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生态检察工作持续“破层出圈”。

竭力塑造安商护企的营商环境。抓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牵头组织召开“检察护企”联席座谈会1次,推出“检察护企”十条措施,与县工商联共同制定《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沟通协作工作机制》。检察长带头走访重点企业,全体检察官与企业“结对子”,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8次,主动向企问需、为企解困。依法从重打击非法经营、挪用资金、虚假诉讼、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犯罪活动,批捕1人,起诉1人,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大追赃挽损工作力度,通过办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3万元。针对久侦不结的2件涉企刑事案件,依法监督撤案。

紧贴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答好民生民利“大考卷”

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四下基层”工作法,结合“双进”工作贯彻落实“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创新“三下五联七宣”机制,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置“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用接待窗口,畅通绿色通道,对涉及妇女权益保障的控告申诉事项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流转、及时办理、及时答复。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8件28人,做到7日程序性回复、3个月办理结果或办理过程答复。12309接到群众来电咨询7件,均已答复处理完毕。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6件。摸排并核查司法救助线索30余条,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4件,发放救助金2.8万元。

坚持全院“一盘棋”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将“申请救助”与“主动救助”有效结合,运用陕西数字检察中心监督模型,向妇联、民政局等单位调取相关数据30000余条,最大限度拓宽案件线索渠道,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的作用。截至目前,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发放救助金0.6万元,救助困难妇女1人、未成年人1人,另有2件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正在审查办理中。

坚持打造“泉润”未检工作品牌。零容忍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今年以来受理案件2件2人,起诉涉民生领域犯罪1件1人,附条件不起诉1件1人,提出监督意见相关检察建议2件。创新检校协作载体,建成6所校园检察室,以“六融合”工作模式,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家庭活动20余次,督促家长“依法带娃”、相关部门“依法护娃”。以“泉润”未检品牌为抓手,助力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成果。

紧贴社会治理堵点难点,打造综合治理的“新引擎”

以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为目标,创新“三下五联七宣”工作机制,加快数字检察建设,做深做实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创新诉源治理工作机制。以“三下五联七宣打造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新机制”为抓手,构建“一把手总抓、分管领导包抓、全体党员行动”的工作格局,细化任务清单,强化工作举措,深入11个镇161个村,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累计走访群众7000余人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开展法治进校园15次,全力助推“九率一度”提升,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树立大数据赋能工作理念。以小切口、大数据、深治理为原则,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运用大数据追根溯源,开展类案监督,挖掘汉江水质保护中的深层次问题,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份,督促行政机关开展行业系统治理,推动全县54家污水处理厂整章建制、规范运行。构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破坏水质类案监督模型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检察力量。

构建多元治理工作格局。健全完善行刑衔接、监检衔接、府检联动等5项机制,与司法机关、监察机关、行政机关相互配合、协同履职,形成多元化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以“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为抓手,推行“双进+”工作机制,与石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下发《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联动工作办法》,收集案件线索20余条,实现便民服务无缝衔接、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加强与石泉县信访局、县联席办的沟通协作,做到信息互通共享、决策方案共研、矛盾纠纷共调。(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民检察院 刘政涛)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