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影视作品IP,如何保护?

2024-09-18 15:52:10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最近网络上一则视频非常火爆。著名影星周润发和一群跑友在乐陵影视城周围晨跑锻炼。很多周润发的影迷也纷纷前来打卡。前不久,《国色芳华》也在这里拍摄完成,杨紫、王宝强、刘昊然等众多影视明星来到这里拍戏,他们的很多粉丝闻讯也来到乐陵影视城附近参观浏览。这是地方政府利用影视文化热点IP推动地方旅游,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成功案例。那么,影视作品IP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哪些?本期博士谈法中为大家进行解析。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含义是知识产权。影视文化IP与传统的知识产权并不完全一样。

在影视文化行业中,IP是指在商业上具备一定流量及粉丝群体的作品。比如著名小说、影视、动漫、游戏等,都有热衷其中的拥趸,他们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群体,也有较为统一的特定行为模式。成熟的IP因其自带流量可为后续影视作品的宣传推广奠定相当数量的粉丝群体而受到影视投资者及制作团队的青睐。影视文化IP的商业价值就在于此。比如,某电视剧非常火爆,其再开发续集时,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粉丝,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关注。除了影视文化本身的商业价值,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流量、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经常利用影视文化IP进行宣传。很多影视城或者明星打卡地带火了地方旅游,就是例证。

影视文化IP产品有很多法律问题,比如IP本身权利存在瑕疵,著作权人的认定、转让或者权利分享等;还有作品本身是否存在侵权或者第三人对此有权利主张。IP在转让或流转过程中的瑕疵,比如授权范围、时间、内容、地域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焦点。另外,IP保护还涉及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比如开发过程中的改编权归属,改编作品的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布景等艺术作品的权利等。

同时,成熟的IP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有与作品中的影视明星有关。所以,影视文化IP主要属于著作权范畴,又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个人信息权,以及明星个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等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也就是说,大家关注的影视文化IP可能也会包含了影视作品中表演者的相关知识产权,也包含了表演者在民法典中的权利。

影视文化IP赋能地方旅游,IP的利益重大,应予充分保护。除了关注民法典、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外,还涉及到网络传播方面的法律规定。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IP法律制度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庞大而需要系统化梳理的法律命题,需要我们进行细致、深入的专门研究。

相关法律规定:

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项规定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定位,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