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南西平县:织密“三资”监督网 守好集体“钱袋子”

2024-09-18 15:56:25 来源:《驻马店日报》 -标准+

“‘三资’合同清理搞得好啊,我们村集体80亩土地租金收回来了,重租后租金又提高了很多,村集体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席王寨村村民乐呵呵地说。

针对焦庄乡席王寨村未经民主程序处置集体资产、长期拖欠土地租金、低价发包等问题,西平县纪委监委依托协作区开展联动办案,全程跟进、督促整改,最终该村党支部书记董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集体土地重新发包后租金大幅提高。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4月以来,驻马店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为切入口,聚焦村集体资金使用、资源管理、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沉监督、精准监督,靶向纠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违规处置集体“三资”、强占资源、侵占挪用等问题。

为找准问题、精准发力,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压紧压实主管监管部门责任,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领域突出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逐一清查,全面摸清“家底”,重点围绕农村集体“三资”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财务会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已对38520个乡镇级、村级、组级单位开展了集体“三资”摸底调查,排查出农村集体“三资”问题2189个,排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1425份,其中不规范合同1294份,已整改839份。

同时,市纪委监委统筹用好监督力量,采用“室组地”联动、行业部门协同监督模式,由第二监督检查室、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动监督检查,坚持监督监管同向发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保障村集体“三资”安全。针对监督发现的村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等问题现场督促整改,对涉嫌违纪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侵占挪用、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突出问题,对近年来的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全面起底、逐件过筛、建立台账,采取领导包案、重点督办、提级办理、指定管辖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成了有力震慑,释放了严的信号。至目前,全市共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腐败和作风问题1036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8批次45件。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查办案件与整治问题两手抓、贯通抓,推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加强对“三资”领域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74个,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职能部门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正阳县纪委监委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开公示、基层财务管理等制度机制,并强化对村级财务管理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探索建立村务公开微信群,定期更新村集体“三资”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找准问题,关键是“改”,落脚在“治”。在专项整治中,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开展以案促改,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推动以案为鉴、以案促治、扎实整改。针对反复发作的“病灶”,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综合治理效能。至目前,全市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9份,推动修订完善相关制度109项。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监督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强化案件查处,促进完善机制,深化源头治理,推动‘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9月18日《驻马店日报》冀亚楠)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