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创新干部异地高校教育培训新模式

2024-09-14 14:22:56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异地高校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传统模式主要以课程学习与现场调研为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向知识灌输的问题。“济南市海右菁英培训工程”文化产业班在北京大学学习培训期间探索组织“文化产业周”系列活动,拓展提升干部异地培训“成效值”,创新干部异地培训新机制,实现学习提升、能力锻炼、政策推介、项目招引、城市宣传等多维合一,创新了干部异地高校培训新模式。深入总结经验,对进一步丰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强干部培训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克服异地特色活动的组织困难

依托培训学员在异地高校组织文化产业周活动面临独特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可资借鉴的经验少。在异地高校创新性开展城市推介活动,如何围绕一个主题策划好一系列活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充分吸引所在高校师生,以济南特有的城市魅力激发他们进一步认识济南、了解济南,缺少现成经验。二是制约因素较多。在异地举办活动,资金、场地、工作人员、宣传预热等活动要素都受到限制,在筹备时间上,所有工作都要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在课余时间去做。三是沟通协调难度大。高校举办活动需要履行行政手续,且受关注度高、规章制度多、标准要求高,需要协调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宣传部、保卫处等多个部门协助,从人员车辆进出校门到场地使用、活动报备,都必须及时沟通、填表申报,不能出现一点错误,需要方方面面考虑细致周到。唯有充分发挥异地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联动所在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部门,坚持不懈推进各项工作,方能将活动落到实处。

精心谋划内容,高质量宣介城市形象和相关政策

异地高校特色活动周必须注重活动内容的设计优化,注重将城市形象及相关双招双引政策的宣传推介作为主要内容。以“济南海右菁英培训工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班组织的“文化产业周”活动为例,重点宣介济南市人才政策,邀请有关部门领导现场宣推,面向山东博士生联谊会现场精准讲解政策内容,针对北大学子发放政策材料,北大学子们对济南人才政策有了新的认识,普遍表示愿意来济就业创业;多场景宣介“一年四季·泉在济南”文旅品牌,积极展示城市形象,“泉在济南·泉是好品”展览会、“泉在济南·泉城非遗文化进北大”活动等直接展示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化北大师生对济南城市文化形象认识了解;聚焦济南城市文化形象与软实力提升,组织北京大学文化领域专家教授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创新举措,形成硬实力与软实力联动等系列指导性观点。这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有效展现了城市的形象,让高校学子进一步了解了人才政策,持续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搭建平台机制,持续赋能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链接资源、搭建平台、招商引资是异地高校特色产业周活动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产业周”为例,异地高校各培训班组织“产业周”或“产业日”活动务必突出产业主题,切实发挥培训学员作用,主动对接所在名校的院系机构和专家资源,搭建城市企业与名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推动优质科研项目在济转化落地。产业周的组织要注重完善“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全链条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多渠道对接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以及知名研究机构等,充分发挥培训学员挂职锻炼机制,倡导培训学员当好项目的招引员,坚持项目导向与能力提升相统一,在双招双引中贡献力量。(济南市海右菁英培训工程 田冲 王平平 魏建国)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