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发这笔助学金,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要增强本领才干,学成归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9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下甲镇双达村的大学生罗启荣领到村集体发放的助学金后开心地说。
近年来,凌云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途径,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发展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月至8月,该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24.68万元,同比增长138%。
如何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惠民生的作用?该县引导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建立健全捐资助学长效机制,对辖区内的优秀大学新生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先进、树立榜样、鼓舞斗志,进一步弘扬助学优良传统。去年以来,全县共为1100余名学子发放助学金90余万元。
凌云县下甲镇水陆村的陆基养鱼基地,工作人员正往圆桶形高位养鱼池投食。该项目是村集体经济项目,养鱼所用的水源引自山上的泉水,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60多万元。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鲈鱼养殖、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水陆村党支部书记林兆学介绍,家乡走出更多的人才,未来才有希望,村里用好集体经济公益金,激励广大学子发奋图强,营造了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2024年9月13日《广西日报》记者 凌聪 通讯员 牙宏威)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