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概述
2012年7月31日,伟富公司与东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约定:鉴于以黄某为实际控制人的海成公司因东方外贸公司所提起的民事诉讼及相关保全行为陷入债务危机,为求解决巨额债务,伟富公司与黄某、海成公司就塔中矿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的咨询中介工作已达成口头协议,伟富公司为黄某及海成公司提供该投融资项目的咨询中介服务,故伟富公司拟与东浩公司就该咨询中介项目展开合作,由东浩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协助方,全程参与到伟富公司为黄某等提供咨询中介的工作中;东浩公司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组织并筹办与该项目有关的会务,安排会务日程和地点,与该项目有关的商务考察工作,与该项目有关的联络工作及咨询中介协议的书面签订工作等。
2012年11月26日,黄某(甲方)与伟富公司(乙方)签订了本案系争的《咨询中介协议》,约定:甲乙双方就甲方塔中矿业股权投融资项目经友好协商,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该项目的咨询中介工作;甲方的权利义务——提供项目的有关资料、谈判过程中拥有项目的最终裁定权、根据协议规定按时支付乙方费用;乙方的权利义务——推荐本项目投融资人、接待并组织投融资人进行现场考察、与投融资人沟通、按协议收取费用;费用——咨询中介费为投融资额的百分之二,在投融资完成(以融资到位日为准)后五个工作日内,甲方应完成向乙方的支付;税费——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税费由双方各自承担。
后伟富公司如约履行《咨询中介协议》,双方就咨询中介服务费用产生纠纷,伟富公司向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黄某向伟富公司支付咨询中介服务费用人民币28,989,871.02元;2.判令海成公司连带承担伟富公司上述费用;3.判令黄某、海成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 法院裁判
一审法院认为,黄某作为《咨询中介协议》的签约方,自然负有合同约定的付款责任。至于海成公司,虽非《咨询中介协议》当事人,但因其系本院审理案件的主债务人,系资产重组方案的实际获益人,黄某又系海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故伟富公司要求海成公司对黄某在本案中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责任,符合公平原则。
二审法院认为,黄某作为海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伟富公司提供涉案融资服务,实际是为海成公司的利益而实施的行为,故伟富公司要求海成公司对黄某在本案中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应予支持。
最高法再审认为,首先,原审判决判令海成公司对黄某向伟富公司支付服务报酬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并无明确法律依据。其次,案涉《咨询中介协议》系黄某以其个人名义签署,海成公司并非该协议的签约当事人,伟富公司也无充分证据证明黄某与其签订上述协议的行为系代表海成公司而实施或海成公司在该协议之外与其达成过为黄某的案涉债务承担付款责任的补充约定。因此,原审判决判令海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也缺乏当事人约定依据。最后,原审判决不应直接适用公平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判令海成公司对黄某向伟富公司支付服务报酬义务承担连带责任。民事审判中,只有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个案正义,法院才可以适用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进行裁判。通常情况下,法院不能直接将“公平原则”这一法律基本原则作为裁判规则,否则就构成向一般条款逃逸,违背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 法条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 律师短评
连带责任的产生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当事人之间直接约定连带承担民事责任;另一种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发生的连带责任,包括共同侵权、分别侵权人的连带责任,违法代理的连带责任,教唆、帮助侵权中的连带责任,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合伙人连带责任,挂靠机动车中的连带责任等。
连带责任后果严重,对责任人苛以较为严格的共同责任。人民法院在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连带责任时应当慎重,对连带责任的适用应当遵循严格的法定原则,即不能通过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方式任意将多人责任关系认定为连带责任,而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才能适用连带责任。
(作者 周仕帅 系北京市华让律师事务所律师)
(2024年9月5日《法制文萃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