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案讲法|建设工程结算后申请工程造价鉴定原则上不予准许

2024-08-29 15:40:57 来源:《法制文萃报》 -标准+

■ 案情概述

2021年7月,原告刘某与被告杨某(发包方)就A工程项目签署了《施工合同》,但刘某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随后刘某根据合同约定进行了施工,该工程已竣工并验收合格。在此之后,双方进行了账目核对,杨某向刘某出具了一份欠条,欠条内容明确表示A工程的总造价为100万元,其中已支付60万元,尚有40万元未支付。然而,杨某未能按照约定支付剩余款项,刘某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审理过程中,被告杨某提出了抗辩,主张该合同因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为无效合同。杨某进一步指出,根据建设单位出具的竣工结算报告,案涉工程的结算金额显著低于双方合同中约定的价款,认为该合同价款存在不合理的高价。基于此,杨某请求法院对A工程的造价进行鉴定,以确定其实际价值。

■ 法院裁判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杨某将涉案工程转包给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原告刘某,因此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效。尽管合同无效,但鉴于双方已实际履行,且工程经验收合格并已交付使用,双方亦进行了账目核对和结算,杨某还向刘某出具了欠条,明确了欠款数额。根据这些事实,法院判决杨某应按照合同约定向刘某支付剩余的工程款项及其利息。

此外,刘某与杨某之间约定的工程款结算价格为固定价100万元。杨某提出,该价格与建设单位出具的结算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请求法院对工程的造价进行评估。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杨某的申请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故法院不予支持。

基于上述理由,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杨某偿还原告刘某欠款40万元及相应的利息。一审判决后,杨某不服判决结果,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法条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是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可以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依据该法律规定,即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确认无效,但若双方已就工程结算达成的协议符合各方的真实意愿,且协议内容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也未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则该结算协议应被视为有效。该协议的有效性并不受原施工合同无效的影响,确保了承包人的投入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前已经对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达成协议,诉讼中一方当事人申请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结合本案,双方在诉讼前已就工程价款结算达成协议并已部分履行,杨某以双方自行结算的金额与建设单位出具的结算价格存在显著差异为由提出撤销结算协议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拒绝。这强调了当事人之间协议的效力,即一旦双方就结算问题达成一致,法院将尊重该协议,不会允许重新鉴定来改变已有的结算结果。

■ 案例点评

在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款结算往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结算直接关系到款项的支付,某些发包方会出于各种原因延迟结算或拒绝结算。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在诉讼中不得不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工程款。

然而,一旦发包方和承包方就工程价款达成了结算协议,这通常意味着双方对工程款数额达成了共识,除非存在确实充分的相反证据,否则法院一般不会支持一方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重新鉴定请求。此外,鉴于工程鉴定的成本高昂、耗时较长且过程复杂,若双方已有共识,再提出司法鉴定将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于发包方和承包方而言,在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结算结果既公正又合理。同时建议在结算协议中明确结算结果的最终性和不可更改性,以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结算争议。

(作者 王澍楠 系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法学硕士)

(2024年8月29日《法制文萃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