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阳“排队抓尾”助力乡村振兴

后进赶先进 发展更带劲

2024-08-22 16:41:3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标准+

“过去基础设施不完善,办公场所简陋。”近日,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陆远军说,在县直帮扶部门支持下,龙泉村对办公环境和周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布置了儿童之家、矛盾纠纷调解室等。

在贵阳市“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工作中,龙泉村党支部被列为后进党组织,为推动村党支部提质增效,建立了现状图、施工图、成效图、县乡责任清单,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便是整改任务之一。近年来,贵阳市深入实施“筑固工程”,开展基层党组织“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聚力筑堡垒、壮经济、强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采取“乡镇摸排、县级研判”方式,对全市71个乡镇、912个村党组织逐一“过筛子”,识别先进党组织104个、后进党组织120个。对后进党组织精准把脉,逐项列出问题清单,“一组织一策”制定整顿提升方案,由1名县级领导联系、1名组织部门科级干部指导、1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结对,选派民情助理驻点帮带。

探索推广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以吸纳本村村民入股为主,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推行集体控股、合股经营的“1+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集体经济组织1002个,63个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全部出列,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增长18%。

“今年,我们村申请增选了1名大学生村干部,人手情况和工作压力得到明显改善。”近日,谈及村级干部职数“周转”制度,花溪区麦坪镇康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心俊连连称赞。2月以来,花溪区结合各村“有职不用、无职可用”难题,探索建立村职“周转池”,统筹推进村级干部职数资源“再分配”。

各地聚焦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群众自治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观山湖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朱昌镇高寨村—金华镇翁贡村—百花湖镇石操村“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带,选取高寨、下铺、盘龙洞3个村试点农村精神文明积分兑换机制。白云区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各村级党支部深入推进旅居生活廊带建设,打造“云尚生活、邀你品味”都市乡村,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4年8月2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符爱波 姚军)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