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马某与李某是朋友关系。李某将其未投保交强险的小型轿车出借给无驾驶资格证的马某,后马某驾车与张某驾驶的车相撞,造成两车受损。经公安交管部门认定,马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因张某就其车辆损失的赔偿事宜未与李某和马某达成一致,遂将二人诉至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要求二人共同赔偿各项损失费近5万元。
审理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马某系无证驾驶,李某作为机动车所有人出借机动车时未审查马某有无驾驶资格,且将其未投保交强险的车出借给马某使用,二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均负有一定的责任,二人均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案中,马某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李某也承担相应的赔偿。
说法
承办法官表示,交强险是为了促进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而设立的险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都应及时履行投保交强险的义务。
此外,莫要碍于情面而盲目出借车辆。如确需外借车,借用双方均需详细核实以下信息:一是查验车是否购买了相应的车险;二是检查车是否存在影响安全行驶的故障,车是否定期维修保养;三是核实借车人年龄、驾驶证信息,是否在有效期内、准驾车型与车辆是否相符;四是核实借车人是否饮酒、酗酒,有无吸毒史,是否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一旦审查不仔细,借车人发生交通事故,车辆的所有人、管理人也会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坚决杜绝无证驾驶、无保上路,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2024年8月16日《青海法治报》记者 雷洁)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