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村,一场以积分超市为载体的乡村治理革命正在悄然兴起。7月23日,记者探访了这家独具特色的“有礼有结”积分超市,看它如何成为推动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3年7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上村党支部深入推动积分超市与乡村治理互促并进,通过制定详细的积分考核办法,从爱党爱国乡村建设、民族团结遵纪守法、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学生就学等方面,对村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积分管理。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累计积分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还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章立制 规范积分超市管理
为确保积分超市的规范运行,上村党支部广泛征求民意、汇聚民智,通过召开“有礼有结”工作机制积分考核办法意见征求会,不断完善群众认可、务实管用、富有特色的积分标准。针对不同群体,结合实际分类确定积分的内容和评定标准,并建立评分体系。
在管理上,上村实现了“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统一标识、有货架物品、有制度机制、有台账资料”的“六有”建设标准和“一户一档案、一日一记录、一月一赋分、一季度一公示、半年一评比”的“六个一”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小积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让积分超市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平台,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分换物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每月的5号,都是沙珠玉乡上村村民们期待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积分来到“有礼有结”积分超市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洗衣液、牙膏、毛巾等日常所需物品应有尽有,积分越高兑换的物品也越丰富。这种以分换物的方式不仅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还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以倍增效应激发积分超市活力,让“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文明”,“小量变”推动乡风“大变革”,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在积分超市的公示墙上,每项工作能获得多少积分以及分别可以兑换什么奖品一目了然。参与环境整治、帮助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善举、被评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以及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等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其中,环境整治方面的做法更是值得推广。村民可以将纸壳、饮料瓶收集起来交给积分超市兑换积分,积分超市将这些废品卖掉,用卖废品的钱采购商品再补充到积分超市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全方位的积分激励机制让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贡献大小,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成效显著 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
自“有礼有结”积分超市开办以来,上村的乡村治理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绿树成荫的村庄。村民们还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同维护美好的家园环境。此外,在积分超市的激励下,村民们还积极参与到了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明习惯。
今年以来,积分超市共计兑换积分近4000分,兑换物品138件,兑换人数62人次。更为重要的是,“有礼有结”积分超市的创办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宽度和广度,还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他们通过参与积分活动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奖励,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和升华,这种由内而外的变化让上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024年8月2日《青海法治报》记者 殷荣成)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