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坚持用群众工作理念和方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自排及上级交办的81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全部得到化解,化解率100%,实质性化解69件,化解率86.25%,化解率和实质性化解率均为全市第一,连续多年未发生涉法涉诉进京访,先后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和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聚力“治本控源”,诉求解决有精度。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围绕“依法就地解决问题、信访案件动态清零”这一目标,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政法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在全县政法机关开展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包案、“公开接访”、跟踪回访等机制,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二是立足“三个理清”。理清底数。认真全面梳理近三年所有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特别是对到省进京访、重复访、长期未化解信访积案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81件,全部纳入台账进行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厘清工作责任。逐案落实包案化解责任领导及稳控责任领导,实行一案一策,逐案明确化解措施和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目前,排查出的81件信访案件落实包案领导133人。理清重点人员。对涉法涉诉重点人员进行“入库”管理,并及时反馈给稳控乡镇、县直部门,逐一落实包案领导和稳控责任人,做到化解与稳控两手抓,一体化推进。三是建立六项机制。聚焦办好群众“四初”(初电、初网、初信、初访)案件,强化闭环办理,建立日交办、周调度、月通报、季研判、半年督查、年终总评的“六项机制”,做到了群众诉求即时受理、即时办理,最大限度减重件、控上行。
落实“多元共治”,接访处访有法度。一是“五长”接访设专场。每月9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牵头召集“五长”坐班接访,研判处理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有效实现诉访分离、有序导入、妥善化解。今年以来,共接访12次,接待来访群众120人次。二是律师参与解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全县八家律师事务所择优选取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律师16名,轮流参与领导接访和信访问题处理,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三是访调对接搭鹊桥。成立县、乡、村三级访调对接工作室,聘请律师、沂蒙乡贤等300余人加入调解队伍,对矛盾纠纷类信访问题,引导进入调解程序,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着力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党政兜底、信访统筹”新模式。
创新“四挂四法”,积案化解有尺度。围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动态清零目标,通过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牌督办、挂责问效四项举措,采取感情之法、听证之法、救助之法、依法处置之法,严格遵循“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建立“一件积案、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五个一”机制,实行对账销号、限时清零,运用“三函一通报一约谈”等措施,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化解责任和部门包保责任,促进案件化解,避免矛盾积累上行。
加强“真督实考”,同频共振有力度。一是严在实处。把涉法涉诉信访化解纳入全县平安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措施,提高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确保工作抓实、责任落实到位。二是督在要害。对涉法涉诉案件不能按期办理反馈的,第一时间下发督办单进行督办;迟迟不能化解的,纳入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进行重点督导调度,县工作专班成立督导组定期到相关单位督导,对相关案件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共开展实地督导5次,促进案结事了。三是考在关键。对县乡领导接访参与情况一轮一梳理,对领导干部接访数量和化解信访问题情况一月一通报,由组织部门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记实报备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职级晋升重要依据,倒逼谨慎用权、高效服务,有力提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质效。(沂水县委政法委 于文栋 樊增军)
编辑:吴攀